首页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Search
1
《水调歌头·辛丑初春再登允升塔》
563 阅读
2
上海 全球顶级 古董级老六堡品鉴会 2018.12
482 阅读
3
七律· 与友谈史言及近代彭德怀刚猛直言乃唯一者也深夜读史掩卷感赋
471 阅读
4
【定制茶品商城】 lxlb.net 来些六堡
342 阅读
5
三口居士:常见茶类寒凉温热属性一览 (2013-04-01 09:53:04)
340 阅读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登录
/
注册
Search
六堡茶·三口居士 彭庆中
累计撰写
195
篇文章
累计收到
62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页面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搜索到
195
篇与
的结果
2022-10-15
七律 大马怡保访六堡茶
2015年8月中旬,赴大马访茶一游,于怡保“闲真别墅”得览当年华人在大马开锡矿谋生活,一段血泪辛酸的奋斗史,一件件当年留存的用具及文物,一段段感人之创业历程,介绍着,用着历经几代已经渐渐变异的“广府话”给我解说。倍感唏嘘。草成七律一首,依平水韵。【七律·大马访茶行 怡保有感】一盞鄉愁萬里家,百年風雨洗浮華。三江夜寂辭無歲,六堡茶香寄有涯。老味尤嗟憂彼國,鄉音漸改客誰家?沁涼茶水濃如昔,月落窗前驚樹鴉。一盏乡愁万里家,百年风雨洗浮华。三江夜寂辞无岁,六堡茶香寄有涯。老味尤嗟忧彼国,乡音渐改客谁家?沁凉茶水浓如昔,月落窗前惊树鸦。
2022年10月15日
10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秋日午后,品一盏百年“民兴号” (2015-09-14 15:40:51)
2015年9月百年风云,六堡气韵。“民兴不出,谁与争锋?”大马茶人传说中的“民兴号”老茶,存世量极少。原篓开封揭开上面竹盖后,茶面上是一张“双狮地球唛”的茶票,历经岁月、虫蛀孔洞、破碎难辨。据考据“双狮地球唛”创号于1922年并经营中国各省名茶,分号多处,各类名茶销售遍及全国,也有部分经广州香港销往南洋。在这个秋风微凉之午后,轻轻剥下12克,品饮这近百年的六堡老茶,岁月如浮华云烟。已经是第三次喝到这古董级老茶了,醇滑而化于无形,神光粲然而气韵内敛。唏嘘。感谢茶主人阿Su的慷慨分享,感谢岁月,让六堡茶变得如此精彩。
2022年10月15日
11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0-15
七律·丙申寒露夜赋
七律·丙申寒露夜赋寒露夜,读《灵枢·营卫生会》明重阳之义,乃有感赋 云淡风凉畦径黄,南山菊老水迷茫。千番寒露蓬莱远,几度重阳傅野荒。一叶清秋知冷暖,半窗残月映沧桑。登高极目孤鸿渺,茶事江湖且两忘。重阳:古代中医周身发热,脉象旺盛亦谓重阳。傅野:帝武丁夜梦得圣人,视群臣皆非,遂使营求得于傅野。
2022年10月15日
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0-15
七绝 · 闻京城第一场雪感赋兼和江云兄
七绝·闻京城第一场雪感赋兼和江云兄一城瑞雪满飞花,净洗尘霾千万家。去岁落梅弦外寄,京华寒夜好烹茶。江云兄原玉京华小酌遥寄三口居士孤帆远去亦朦胧,心中还有一峰青。莫问前路归何处,我心自有大江横。(感谢妙云的雪景图片)
2022年10月15日
7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0-15
没有渥堆的就不是六堡茶吗?(四) ——谈传统六堡茶的发展模式
没有渥堆的就不是六堡茶吗?(四)——谈古法六堡茶的发展模式葡萄酒庄模式值得借鉴古法六堡茶更适宜于精品市场说到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有关部门更喜欢用做大做强这样的字眼。而古法六堡茶的发展之路何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本人在2008年的报刊上就提出:古法六堡茶更适宜于精品市场,规范等级,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法国葡萄酒酒庄模式的发展之路,是最值得古法六堡茶经营者借鉴的。很多茶农茶商,包括种植茶园和厂家,说到古法六堡茶时,纷纷抱怨说没有大规模种植、生产、没有产量、品质不统一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劣势的因素,只要你换一种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来看,劣势,其实就是优势。有哪个人抱怨过拉菲产量少吗?有人抱怨过1982年拉菲的与1990年的品质差异吗?有人抱怨过波尔多著名酒庄的葡萄酒须经陈化仓储才变好吗?传奇的名酒,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波尔多是法国最大的AOC葡萄酒产区。同样是波尔多AOC等级的红葡萄酒,在分级上还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标上标称的产区越小,葡萄酒的质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为名贵。在波尔多纵横十万公顷的葡萄园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个,出产的葡萄酒各具风格,纵是一街之隔,风味亦截然不同,这也是波尔多红酒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而国内武夷岩茶、单枞的发展模式,隐然已经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着。武夷岩茶,在茶友的圈子中,已经很明确地把产区区分出正岩与外山。武夷全山“无岩不产茶”。好的岩茶,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天然形成的“盆钵”里,或岩壑幽涧之两侧。品质佳者为“正岩茶”。正岩是指在九曲溪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三坑两涧”则正岩产区中的佳品。“三坑两涧”即“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悟源涧”,是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古时称“正岩茶”便产于此处。半岩是指在武夷山风景区内,但并不在核心景区的部分。比起前面的,又略逊一筹了,而洲茶是指河岸两旁,沙质土壤的茶园环境下生长的茶叶,又是一个层次。而在武夷山风景区以外的范围则成为外山。这些是地域上的划分,已经一定程度地代表着品质了,再加上制作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九龙窠大红袍的传说及文化历史、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等等知名度的提高,把武夷岩茶推上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牛栏坑肉桂以优秀的品质而被广受追捧。大红袍的几棵树被赋予了更多神奇色彩。而同样的,凤凰单枞的发展模式,同样值得借鉴,历经数代茶农从凤凰水仙品种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众多品质优异的单株,宋种1号、黄桅香2号、芝兰香以及玉兰香、夜来香、石古坪、老仙翁等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姜花香、肉桂香、桂花香、夜来香、茉莉香十大香型赋予了凤凰单枞市场巨大的茶文化展示空间,而这些茶文化所赋予的优势,包括丰富的香型、深厚绵长的韵味、丰富的品种优势、多彩的品类特征,在古法六堡茶里面也是非常非常丰富的,缺的只是一个政府的重视,对这些茶文化的发掘、整理,以及这些古法六堡茶丰富的内涵让海内外茶人茶友认识的过程。也建议主管茶叶的领导们到这两个茶叶产区考察学习,摈弃盲目地“做大做强”这类不符合产业发展模式的口号,切切实实地研究古法六堡茶的特色,打造六堡茶核心产区的精品品质和品牌,走出一条六堡茶的特色发展之路。六堡茶乡有着同样传奇的黑石山岩和特殊的黑石茶风韵。六堡茶也有着同样丰富的民间题材和广府茶文化内涵。以安全放心塑造品牌一位对六堡茶市场有着深入研究和清醒认识的业内人士指出,六堡茶从生产环节到市场环节上,问题多多,隐忧重重,已经到了不高度重视、不妥善解决、不严加规范就会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的程度了。譬如,随着六堡茶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个别小商家大量从外地购进廉价茶青充当原种六堡茶售卖牟利的现象;也有商家以“做旧”手法,制作出所谓的湿仓老茶,坑害消费者;市场普遍缺乏诚信,有些小厂很多茶品都声称经数年陈放,茶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越盖越往前,甚至是该厂往往才建厂做茶一年两年,盖的生产日期已经是几年前的了。市场上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坚持做“原产”、高品质、恪守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商家,由于卖不出价钱,越卖越贱,生意越来越难做。更为恶劣的是,外地市场对六堡茶的认知,也停留在这类大量外销的伪劣六堡茶的品质上,对六堡茶的品牌直接造成很大损害。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所表现出来的无序和混乱状态,令业界人士在欣喜于高速发展的同时,看到重重隐忧。其他茶类近年来时有所闻的农残超标事件,各类权威机构对几大茶类的相关检验结果使茶的消费者心中平添了一份担忧,除了茶的品饮口味,更为民众关注的是低毒农药和化肥的规范使用和监管,盲目、无序加缺乏有效监管的状态对茶叶品质所产生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六堡茶产品农残和重金属的严格监管,不仅关系到六堡茶的品牌建设,更直接关系到六堡茶整个产业的未来,是产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现有产业规模尚不算太大情况下,建立一个六堡茶供应销售追溯体系,并不断完善,对茶六堡茶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切实保证茶品安全,确保质量,以安全茶放心茶塑造六堡茶品牌形象。以创新理念营销品牌六堡茶的品类建设和品类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作,要从产业发展整体的角度上进行规划,而且需要综合投入和坚持不懈,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或简单化的办法都是行不通的。区外的名茶如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山大红袍、金骏眉等在品牌建设所走过的路,很值得我们深思。而六堡茶文化本身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事件营销的潜力很大,有着得天独厚的题材,需要以全新的思维去挖掘策划。创新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在其他行业中已经广泛使用,如酒类行业的原浆酒、窖藏年份酒、洞藏酒等概念,在茶界业内也已经多在使用,如西湖龙井近年爆出的所谓“万元绝品茶”等;宁红茶则开发出了一系列保健功能,主攻年轻女性群体;铁观音则是从以前的“观音韵”、兰韵,到近年来的轻发酵清香型、中度发酵传统型、炭焙、陈铁等等概念,从未停止过;普洱茶的概念之多,更为茶友们所熟悉,从历史到文化,从茶马古道与存世红印老茶,从“越陈越香”争论到故宫老茶的巡展,从铁模、石模压茶之辨析,到山头、纯料到拼配之探讨,精彩纷呈,概念不断,普洱茶便随着这个概念的轨迹,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固然,这时候各类媒体声音四起,质疑“卖品质还是卖概念?”、“万元天价茶纯属炒作”等等,热闹非常,但许许多多的茶正是在这质疑与澄清当中,在茶人和媒体之间的默契中,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和茶席上的话题,在不断地飞速拓展着广阔的市场。相比而言,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历史名茶,六堡茶的概念题材实在是太丰富了,有经茶船古道漂洋过海、万里远航的天价老茶;有闻名遐迩的黑石茶。芦荻茶等山头品质比较;有典籍记载“色香味俱佳”、极富传奇色彩的虾斗茶的前世今生;有六堡茶可解暑清热、调理肠胃的民间风俗,也有黑石崖上老茶为品种始祖的坊间传说;有六堡茶品种红芽紫芽的品质优势、也有轻发酵重发酵工艺对茶品风格形成的差异探究等等,这些是古老的六堡茶留给我们业界的共同财富,如何去好好利用,从利于整个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对这些资源进行运作和策划,让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摆在六堡茶业界人士面前的历史使命。(全文完 感谢支持)
2022年10月15日
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27
28
29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