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居士:为六堡茶正味 (2012-12-21 20:55:01)

三口居士
2022-10-15 / 0 评论 / 11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为六堡茶正味

很多没接触过六堡茶的茶友会有困惑:六堡茶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跟普洱茶有什么不同,什么味道才是六堡茶正味?

l99omppx.png

 网络发达的今天,与外地茶友联系方便多了,联系方式也更多元了。了解到很多外地茶友,对六堡茶颇有兴趣,但却不知该从何入手了解六堡茶,怎样才能品尝到能代表六堡茶真正味道的茶品。一些茶友在网络上留言提问,笔者总是详细地告知一些相关的六堡茶知识。不过,茶最终还是要喝过才会真正了解的,但要推荐哪款更能代表六堡茶正味的茶品,却要颇费一番周折,一些推荐的茶品在外地很难买到,因此,我也常常为此感到为难。
  笔者碰到过一个安徽的茶友,一说起六堡茶就非常坚决地“否定”了,跟其深入探讨发现,原来这位茶友平日喝绿茶和普洱,也尝试过几次六堡茶,但均觉得茶汤黑浊、茶味苦,很难接受。问起,原来其接触的大多是一些劣质茶品,根本不能代表六堡茶正味,于是,笔者找了几款经典口味的六堡茶寄给他,让他品鉴并重新认识六堡茶,很快这位茶友也成为了六堡茶的爱好者。
  

做六堡茶的正味标杆

  六堡茶有着一套科学规范的加工工艺,只要合适地选料,踏踏实实按规范去生产,是可以做出好的六堡茶的。但无可否认,现在市场上的六堡茶鱼龙混杂,有的选用廉价和不适制六堡茶的茶青原料、有的加工工艺不规范,也有的为了达到几年陈茶效果,而在晾置存储环节做仓做旧的。这个虽然是某些商家的个别行为,但往往其已经影响到整个六堡茶的品质声誉,值得引起业界的反思。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位茶友,一说起六堡茶就说是“一口霉味”的茶,要不得,他不喝。
有国外的营销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某样产品的评价,会影响其身边8个人的看法。而这种资深茶客对某些茶的看法,在其当地和茶友圈内,或许影响范围更广。
  有鉴于此,有茶友曾建议笔者联合一些厂家及行业协会,做出一系列有典型六堡茶口味的标准茶样,供初接触六堡茶的茶友作为一种参考,所选的茶青未必一定要选用顶级,也无需选择高价的原料,就按从前的出口要求,按从前工艺(焗堆)和现在的渥堆工艺,做出一系列能代表六堡茶典型口味且有良好性价比的茶品,作为标杆。
  这个想法很好,也颇具操作性。笔者觉得,六堡茶是大众的茶品,这种标杆六堡茶,以合适的价钱出售,让大家能够了解纯正的六堡茶什么味。在事实面前,在标杆茶面前,说六堡茶就等于霉味茶的见解也终会消失。

三口居士(彭庆中) 文/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liubaotea.net

评价体系更须多元化

  六堡茶的正味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系列的、完整的体系。其中应有新茶,有若干年份的老茶。毋庸置疑,六堡茶越陈越佳,但六堡茶的新茶(一年两年左右)也可以喝,而且应该是好喝的。特别是在原茶毛料、加工工艺和晾置环节上有所选择,是可以做出好喝的新茶的。六堡茶的评价体系也必须摆脱过去沿用黑茶审评的品鉴方式,向多元化方面发展。笔者认为,风格多样的六堡茶,更适合一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战之前,葡萄酒的评价体系也相当单一:讲求酒体厚重,均衡,结构复杂,单宁有层次,回味悠长。符合这些要求,就基本上可称之为好酒,到二战时期,情况发生了改变。一种以佳美(Gamay)为原料,在原有评价体系算不上的好酒的薄若莱(Beaujolais)新酒异军突起,深受消费者喜爱。这种薄若莱(Beaujolais)新酒并不崇尚陈,酒体轻薄,果香清新,不用橡木桶储,不追求回味,不耐储,一般要在当年喝完。在这个葡萄酒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历程典故中,可以给我们更多启示。
  随着人们消费口味的变化,铁观音、普洱茶的茶品随着大众消费的口味变化,在这几年里也在不断地变化,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例子。铁观音从传统的中发酵向轻发酵、飘香转变,再从轻发酵逐步回归传统。这些年,普洱茶的变化就更为丰富了。同样的,作为六堡茶的正味以及其参考的标杆茶,也不应是一个唯一的一成不变的茶味,而是一个系列、不断发展、与时共进的评价体系下的标杆,而且,应是随着大众消费口味的变化而不断修正的标杆。

权威评价作品质认定

  一款六堡茶好或不好,是个很综合的问题。与之类似的,有酒的评定和美食的评定。
  葡萄酒的评分体系,对葡萄酒市场有着很大影响。葡萄酒的评价体系所打出的分数能让普通消费者可以根据评分,购买葡萄酒甚至进入葡萄酒投资市场,为其提供的决策依据。
而同样很难“评价”的美食,米其林Red Guide旅游手册也从1926年开始,出现星级评分系统。直到今天,米其林的星等评价成为了世界上最出名、最权威、最有价值的美食评价标准。
  可以借鉴的是,在每届的茶博会及六堡茶评茶会上,我们除了评出金奖银奖外,不妨设立更多的项目,以更适合于评价六堡茶而不是用黑茶的审评方法,评选出一些能够代表六堡茶正味的茶品,授予“典型茶品”之类的标识。我们也可以星等评价的方式,对送评的茶品,以客观公正的品鉴方式评价打分,并给予“一星”到“五星”的标识。这些做法,无论是对消费口味引导和厂家规范生产、商家经营的引导上,都是很有益处的。

正味六堡茶须先正标准

以标杆茶为六堡茶正味,还需有一套适合于六堡茶的审评体系。
事实上,我们现在专家们以黑茶审评的标准来评价六堡茶,是不正确的。可以想像,没有依据六堡茶的特点而制定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六堡茶品质,最后的结果出来必然会有很大谬误。从实际效果看,据此评出的金奖、银奖茶品,往往跟茶友消费者的评价有一定距离。
笔者之前曾撰文指出,当前沿用黑茶审评是有历史上的原因的,当时用以出口创汇品质需求不高,且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茶出口产量的追求高于品质。但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的增大和市场上六堡茶品类的逐步丰富,一套更适合六堡茶审评的规范方法是必须的。利于更准确更客观地对六堡茶进行品鉴审评,并引导六堡茶多品类开发和研究。也有利于将六堡茶的“槟榔香”等特点作为卖点,推广市场。
传统的审评是将六堡茶归入黑茶审评中,没有单列出来,也没有太多针对六堡茶特点的审评标准。如在黑茶的审评中,对“香”是要求不高的。只有从外形审评闻“干香”和茶汤的陈香、松烟香。在黑茶的审评方法中,对黑茶的香气的理解是“因黑茶经过渥堆发酵堆积没有绿茶清香;又因原料较粗老,工艺特殊,没有红茶、青茶的甜香花香”。因此,对“香”要求不多。
如此,六堡茶最具体色的槟榔香没有在审评中得到体现,或许有的六堡茶有槟榔香,且香浓醇和的却落选了,而没有槟榔香的六堡茶或许由于汤色漂亮、干茶条索匀齐等一些次要因素,却被评上了金奖。这对六堡茶而言,无疑会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遵循黑茶的审评方法,在以往的审评中,因为没有列出与六堡茶有关的评审标准,评委专家们都没有特别关注到六堡茶所独有的品种香——槟榔香,更别说六堡茶还有其他的木香等细小分类和各种香气强弱轻重的特点。而且,很多时候这些邀请来的外地审评专家,并没有太多六堡茶的品鉴实践和经验,有的甚至是很少喝或从未喝过六堡茶,而是靠以往对整个黑茶类审评的标准来评定六堡茶的优劣,也难怪这些专家们审评出来的结果会引起茶友们的质疑和否定。
揭示这个行内一直默认的规则,或许会招致某些人的不满,但笔者认为,不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继续以这种不熟悉六堡茶的专家审评出来的结果去引导六堡茶市场走向,去引导消费口味,对六堡茶产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一直以来,笔者发表的文章不乏一些针砭六堡茶产业现存问题和隐患的观点,包括以上的审评问题,还有一些品种选育推广、原种品种使用、原料品质把关、预防农残、市场监管不力及编号混乱、标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希望六堡茶产业同仁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很好地解决,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使得整个六堡茶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知我知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让天下茶人能够安全放心地喝上一杯地道好六堡茶,笔者觉得就足够了。

(笔者为报纸所做的六堡茶专栏“品茶论道”就此告一段落了,以后会继续在网络撰文与大家分享六堡茶品鉴心得,并在台湾专业期刊《茶艺·普洱壶艺》的“六堡茶专栏”里撰写专栏文章,为弘扬古老的六堡茶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0

评论 (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