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之品牌价值(四)【展望篇】 (2012-07-15 17:18:42)

三口居士
2022-10-15 / 0 评论 / 14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历史上,六堡茶以僻处山区交通极其不便的条件下,能够以优秀的茶品在竞争剧烈的茶叶市场上闯出名堂,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其最本质的靠的是什么?

提升品牌价值路在何方

提升整个六堡茶的公用品牌价值,有赖于全行业内整体的发展速度以及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政府相关部门在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产业的均衡发展,对中小型企业予以关注,授企业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

l99qjphw.png

以文化和科技提升品牌

历史上,六堡茶以僻处山区交通极其不便的条件下,能够以优秀的茶品在竞争剧烈的茶叶市场上闯出名堂,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其最本质的靠的是什么?是茶叶的品种优势?还是茶区的气候环境?是得益于传统的制茶工艺,还是其得天独厚的存储环境?还是这些因素都兼而有之?毋须讳言,在这些领域,业内都缺乏深入的研究,而这些问题的结论,或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科技投入。当今产业研究方向应侧重于哪个方面?是选育良种、优化品种推广?还是发掘传统工艺、改进六堡茶现有工艺?抑或保留现有工艺,另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生产出传统茶品,丰富六堡茶品类?
茶文化是产业的灵魂,对悠久、深厚、丰富六堡茶历史文化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作为一个历史名优茶类,有其独特的产业发展文化底蕴,尤其应结合岭南茶文化、广府民俗、岭南消费文化、岭南饮食习惯等作深层次研究,将会对整个六堡茶的高层次营销起到相当大的指导作用。而作为根植于岭南茶文化的六堡茶茶艺,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为此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土壤。
通过与现代农业科研结合,开发更多适合消费群体的高品质茶品,以研制出更为丰富的品类,如袋泡茶、易拉罐六堡茶饮料、传统老茶婆类产品、煮饮茶、速溶茶等等、这些对六堡茶扩大营销、提升和传播六堡茶品牌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茶界泰斗陈宗懋院士说过,如果把茶产业比喻作一架飞机,茶文化和茶科技就是飞机的双翼,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茶产业的起飞。茶文化研究的兴起引导了茶叶消费,茶叶市场需求直接刺激了茶叶生产,茶科技的研究推广则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近年陆续兴起的茶楼茶馆以及茶消费的年轻化、大众化,就很能说明问题。

l99qj02a.png
彭庆中 文/图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以扩大宣传擦亮品牌

六堡茶要发展,向区外甚至国外拓展是必由之路。
但事实上,六堡茶在两广之外的全国各地的知晓度还是较低的。不止一个茶友问过我这个问题:六堡茶这个“堡”字是应念,之所以导致外省茶友的困惑,有“堡”字在北方地名多为“pu”字发音之故,也有出口六堡茶曾用“liuPao tea”、“liupu tea
”的历史情况,包括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里面【六堡】词条作为地名明确标注为[liubao](44页),而在茶叶品种【六堡茶】词条里则遵循北方人对“堡”字地名的读音,标注为[liupu tea](273页),该书上也出现了前后不同的现象。不过,无论过去曾经怎么混乱,都不应继续混乱下去。为此,笔者觉得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统一规范六堡茶名(包括普通话、粤语读音)及其外文准确译法,避免混乱,利于品牌打造,也利于传播。
茶友的这个疑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在六堡茶的宣传方面投入远远不够的现实。很多茶友认知六堡茶,是在文字资料上,是在网络文章上,因而有此疑惑。而我们对六堡茶的品牌宣传广告,包括电视专题、商业广告、有声资料、影视作品等等,力度是非常欠缺的,甚至可以说未能对“六堡茶”三个字产生知晓度,更别说是品牌累积效应、消费认知累积了。

彭庆中 文/图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以安全放心塑造品牌

一位对六堡茶市场有着深入研究和清醒认识的业内人士指出,六堡茶从生产环节到市场环节上,问题多多,隐忧重重,已经到了不高度重视、不妥善解决、不严加规范就会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的程度了。譬如,随着六堡茶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个别小商家大量从外地购进廉价茶青充当原种六堡茶售卖牟利的现象;也有商家以“做旧”手法,制作出所谓的湿仓老茶,坑害消费者;市场普遍缺乏诚信,有些小厂很多茶品都声称经数年陈放,茶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越盖越往前,甚至是该厂往往才建厂做茶一年两年,盖的生产日期已经是几年前的了。
市场上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坚持做“原产”、高品质、恪守传统工艺六堡茶的商家,由于卖不出价钱,越卖越贱,生意越来越难做。更为恶劣的是,外地市场对六堡茶的认知,也停留在这类大量外销的伪劣六堡茶的品质上,对六堡茶的品牌直接造成很大损害。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所表现出来的无序和混乱状态,令业界人士在欣喜于高速发展的同时,看到重重隐忧。
其他茶类近年来时有所闻的农残超标事件,各类权威机构对几大茶类的相关检验结果使茶的消费者心中平添了一份担忧,除了茶的品饮口味,更为民众关注的是低毒农药和化肥的规范使用和监管,盲目、无序加缺乏有效监管的状态对茶叶品质所产生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六堡茶产品农残和重金属的严格监管,不仅关系到六堡茶的品牌建设,更直接关系到六堡茶整个产业的未来,是产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现有产业规模尚不算太大情况下,建立一个六堡茶供应销售追溯体系,并不断完善,对茶六堡茶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切实保证茶品安全,确保质量,以安全茶放心茶塑造六堡茶品牌形象。

以创新理念营销品牌

六堡茶的品类建设和品类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作,要从产业发展整体的角度上进行规划,而且需要综合投入和坚持不懈,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或简单化的办法都是行不通的。区外的名茶如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山大红袍、金骏眉等在品牌建设所走过的路,很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名茶江西庐山云雾茶提出了产品突破、传播推广突破、渠道突破的路子,就很值得借鉴。除此之外,其提出的以事件营销不断提升品牌价值的策略,很有启发性。一个好的事件营销可以不断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心理感受,譬如,近年来,茅台不断现身拍卖会,并不断创造拍卖的高价,引发市场对茅台的追捧,山西汾酒通过国酒概念的打造,不断提升其品牌地位。而六堡茶文化本身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事件营销的潜力很大,有着得天独厚的题材,需要以全新的思维去挖掘策划。
创新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在其他行业中已经广泛使用,如酒类行业的原浆酒、窖藏年份酒、洞藏酒等概念,在茶界业内也已经多在使用,如西湖龙井近年爆出的所谓“万元绝品茶”等;宁红茶则开发出了一系列保健功能,主攻年轻女性群体;铁观音则是从以前的“观音韵”、兰韵,到近年来的轻发酵清香型、中度发酵传统型、炭焙、陈铁等等概念,从未停止过;普洱茶的概念之多,更为茶友们所熟悉,从历史到文化,从茶马古道与存世红印老茶,从“越陈越香”争论到故宫老茶的巡展,从铁模、石模压茶之辨析,到山头、纯料到拼配之探讨,精彩纷呈,概念不断,普洱茶便随着这个概念的轨迹,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固然,这时候各类媒体声音四起,质疑“卖品质还是卖概念?”、“万元天价茶纯属炒作”等等,热闹非常,但许许多多的茶正是在这质疑与澄清当中,在茶人和媒体之间的默契中,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和茶席上的话题,在不断地飞速拓展着广阔的市场。
相比而言,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历史名茶,六堡茶的概念题材实在是太丰富了,有经茶船古道漂洋过海、万里远航的天价老茶;有渗透着浓浓粤商色彩的百年老茶号广生祥等的传奇故事;有闻名遐迩的黑石茶。芦荻茶等山头品质比较;有典籍记载“色香味俱佳”、极富传奇色彩的虾斗茶的前世今生;有六堡茶可解暑清热、调理肠胃的民间风俗,也有黑石崖上老茶为品种始祖的坊间传说;有六堡茶品种红芽紫芽的品质优势、也有轻发酵重发酵工艺对茶品风格形成的差异探究等等,这些是古老的六堡茶留给我们业界的共同财富,如何去好好利用,从利于整个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高度来对这些资源进行运作和策划,让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摆在六堡茶业界人士面前的历史使命。

彭庆中 文/图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当时粤港的茶商的精心经营下,六堡茶在清代中后期已在岭南广府地区及南洋诸国享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很响的“名堂”,也为广大岭南民众和南洋华人华侨所大量消费,堪称“驰名省港澳、享誉海内外”;而从文化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六堡茶品牌价值建设的历程与曾经的辉煌,也看到了旧时粤地茶商以高端品质树立六堡茶品牌形象的经营智慧和文化积淀,这些都可以给我们今天发展六堡茶产业以新的启示,希望相关部门和我们的六堡茶业内人士能够正视存在的问题,总结各地名茶在品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诚如此,则六堡茶再现风华、六堡茶品牌再创辉煌的指日可待。 (完)

0

评论 (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