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居士】彭庆中/文 (一篇旧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上游来自的理冲和来自高枧的水在合口街对开处汇流,六堡河河面变得宽了。至于“合口”(当地人的叫法是“及口”,粤语里是交汇的意思)这个地名是否由此而来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仍沿用着“合口街”的名称的街道是六堡镇的一条主要街道。在以前,六堡茶兴盛的时代,这里开设着大大小小的十多个茶庄,是所有六堡茶的集散地。各个乡村里的六堡茶集中到这里进行交易,再经由茶庄筛分、加工、包装再转运出去。
“茶船古道”之 合口街收茶
据原六堡乡乡长邓兆明老人回忆,当时很多茶庄都雇佣了一些“二老板”深入到各个乡村,逐家逐户去看茶侃价,双方商定下价钱后,由茶农挑运到茶庄过秤收茶。另外一些茶农直接把茶挑到合口街大樟树底下侃价交易。
每每到了收茶季节,合口街这里是非常的热闹。很多走了很远山路来卖了茶的茶农,都顺便买些生活日用品回去。
据颇了解六堡茶历史的邓永斌转述老人回忆,当时有些茶庄老板非常“仁厚”,也很会做生意,平日自己采购一些日用品回来放在茶庄,各处乡村的茶农如有需要,可以先来赊账,登记在册后就可把急需的生活用品拿回去使用。来年茶季时再拿新茶来抵账。这种做法得到很多当地茶农的认可,所以,这个老板的茶叶生意做得非常大。
“茶船古道”之 尖头船
从“合口街”再往下去,多是用一种两头尖的小船。陈振东老人回忆并画出了这种带篷的船的形状,由于现在六堡河的水变浅了,已经看不到这种称为“尖头船”的踪影。据老人回忆,这种船载重在1000公斤(约20担)左右,大些的可以载两吨(约40担)或更多。
据对六堡茶产运历史颇有研究的易章奇介绍,当时,如果是水量不够的年份,往往还会采用筑坝提高水量的办法,来保证这些运茶船的通行。沿着六堡河一直往下游,只要你留心,往往还可以发现一两处当年筑坝的痕迹。
据李旭秋老人回忆,这些船把茶叶从合口街运出梨埠,之后,一般都会转到大些的船。然后,这些“尖头船”要回到合口街,这时候,往往需要用人拉的方式,就像现在的纤夫一样,把“尖头船”拉回到合口街。一起拉回的,是当地人们所必须的粮油副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 (待续)
颇具特色的“尖头船”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