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您错了!(二)

三口居士
2022-10-15 / 0 评论 / 18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易中天教授您错了!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二)

———从易中天教授说茶是外国传入说起 (2008年的一篇旧文)

 ■ [三口居士]彭庆中/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l99xmw5o.png
王褒的辞赋在汉代非常著名。

l99xn5rt.png
马王堆出土的“茶笥”木牌文。“槚”的异体字,“槚”是汉代茶字的一种写法。

l99xnh2d.png
l99xno3d.png
王褒信手写就的《僮约》成了研究我国茶史的重要资料。

  最为著名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中明确写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等语句,经考该“荼”即现在的“茶”。

  关于这个《僮约》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那年正月,书生王褒据说是赴成都应试,暂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寡妇家里。

  杨氏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奴仆,王褒经常指派他去买酒。便了因王褒是外人,替他跑腿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什么暧昧关系,有一天,他跑到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说:“大夫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没要我为其他男人去买酒。”

  后来,这件事传到王褒那里,王褒颇为气恼,便对杨氏说这个便了如何如何不听话,杨氏不如把他卖了。

  杨氏说这个便了脾气不好,可能没人要,王褒便说,卖给我吧。于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以一万五千钱从杨氏手中买下便了为奴。

  要便了做王褒的仆人,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在写契约时向王褒提出:“既然你把我买了,您也应该像当初杨家买我时那样,将以后凡是要我做的工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没有的话,我可以不干。”

  这怎么难得倒王褒,王褒此人本来就以辞赋见长,才华横溢,为了教训便了,使他服服帖帖,便信笔写下了一篇长约六百字题为《僮约》的契约,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劳役项目和干活时间的安排,使便了从早到晚不得空闲。

  契约上写着繁重的工作,便了一看便怕了。他痛哭流涕向王褒求情说,如果按照这样干活,恐怕马上就会累死进黄土,早知如此,情愿给您天天去买酒。

  西汉已形成茶产区和专门市场

  《僮约》通篇文辞幽默,诙谐揶揄,不过是作者的消遣之作。但王褒就在这不经意中,为中国茶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僮约》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荼尽具”意为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荼”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特别是“武阳买荼”这句,其不仅表明在西汉时巴蜀已经形成茶业产区,而且也反映当时形成了诸如武阳一类专门销售茶叶的市场。

  而在《华阳国志·蜀志》有“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的记载。从茶史研究而言,茶叶能够成为商品上市买卖,说明当时饮茶至少已开始在中产阶层流行,可见西汉时饮茶已相当盛行。

  考古:马王堆发现有茶随葬

  非但在典籍中文字记载可以看出茶在西汉乃至春秋战国已经开始流行,在考古的发掘也支持这个说法。

  从现代考古发现中可以知道,在中国,把茶作为随葬物则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随葬物中,出现有整箱茶叶做随葬品,并用竹简标明箱内是茶叶。考古工作者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随葬物清册中查实,在1号墓(墓葬时间为前160年)和3号墓(前165年)中,有“槚(异体)一笥”和“槚(异体)笥”的竹简文和木牌文。而古文“槚”是茶的另一种名称。所谓“槚一笥”和“槚笥”,就是“茶一箱”和“茶箱”。(待续)

0

评论 (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