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中【三口居士】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liubaotea.net
摘自已经出版的《中国六堡茶》
喝茶,简单而言,解渴而已,能愉悦地喝下去,给人以解渴、满足人需要的即是好茶。
但如细究起来,就一个“听着音乐边品茶边与茶友聊天交流”的简单行为,已经调动我们人类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温度感、听觉、表象语言感、理解意义感、自我意识感、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所有共12类人体的感官感觉。
彭庆中【三口居士】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从人的12种感觉去认识品鉴
这12种人类的感觉是奥地利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在其演讲《Die 12 Sinne des Menschen》提出的人的12种知觉感觉。这12种感觉可以分作三大类,第一类是人体直接对外感知的,由外界讯息或物体直接刺激而产生的,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温度感、触觉。
第二类是主观的,具有认识和意识、依据于思维的感觉,有表象语言感、理解意义感、自我意识感。
第三类是无意识的意志、以身体本能作出反应的感觉,有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
笔者认为,了解这些感觉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品茶所感受的几个层次,把一些诸如“茶气”、“茶韵”的概念说清楚,而避免陷入玄虚的范畴。
12种人类的感官感觉中,与品茶之道不直接相关的是听觉、表象言语感、理解意义感这三种感觉,其他如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温度感、自我意识感、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这些感觉都和品茶直接相关。
就我们品茶而言,看茶汤之“色”、闻茶汤之“香”,品茶汤之“味”,调用了我们视觉、嗅觉、味觉三个最重要的感官。除此之外,易于被我们理解的还有温度感、舌头的触觉。而一泡茶,一杯茶汤的色香味这些都很容易理解,这里我们着重想说说茶气茶韵。
其实,要说到我们平时所说的茶气、茶韵,就涉及到我们品茶所动用的其他感觉:包括人体的自我意识感、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这4大类感觉。
而说到茶气、茶韵,更需凭借品茶者的经验和素养,也存在一些故弄玄虚的迷雾,笔者仅就个人理解与诸君探讨。要理解茶气和茶韵,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描述品茶的静态思维,加入时间为轴的概念,在一个品饮过程中理解茶气茶韵。
彭庆中【三口居士】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摘自已经出版的《中国六堡茶》
何谓茶气
关于茶气,众说纷纭,有些人往往将其与“茶香”混为一谈;也有很多人觉得非常神秘,归入气功经脉之类,说得如真气游走、神乎其神;更有人归入玄学一类,误人误已;事实上,也有很多资深茶人,是能够体会、能够感悟到茶气,却一直没有系统的论述,也无法以言语讲清,因此也让很多茶友,特别是新茶友无法理解。
笔者认为:
茶气,就是在品饮过程中,从端着茶汤靠近口、鼻,到品尝到茶汤、到人体口腔及全身心充分感受到这款茶汤所内含的物质、茶汤所表现的所有因素,包括茶汤感,温度、茶香、茶味等诸因素一下子给人的综合感觉。
茶气可以理解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品尝茶汤给你感觉器官刺激的综合表现。尝到茶气足的茶时,有经验的茶友往往会有为之一“振”、为之一“麻”、为之一“震”或头脑“发汗”的感觉,“茶气”之奇妙可见一斑。之所以一直被众人描述得扑朔迷离,是因为感受这个茶气,除了用到我们常常说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温度感等感官外,往往还用到自我意识感、平衡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等几种感受。
茶气的描述语言,往往是“足”、“劲”、“霸”、“弱”、“强”、“柔”、“顺”、“柔和”、“凸显”、“隐约”、“单薄”、“平淡”等。
一喝到一款茶气“足”、“强”的茶,往往除了给人味觉的冲击外,会在人类其他的几大类感受中有所体现:或会在自我意识感有所反应,让人感到一种真实的存在,或直冲脑门,如醍醐灌顶,或让人猛醒顿悟,似有所得。又或让人感觉平衡感一下子改变,飘飘然而脚下发虚,茫茫然不知所处。又或在自身身体的动作感上有所反应,或手足似有热流、或大脑变得通明、胸腹涌入气流。凡此种种感觉,因人而异,因茶而异,多喝便逐步有所体会。
茶气,是衡量一个六堡茶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茶气,体现出一个茶内含物的成分及各自的比例、浓度、适口性,因茶的原料品种、种植气候、管理、土壤、采摘季节、茶叶嫩度、制茶工艺不同而异。
彭庆中【三口居士】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摘自已经出版的《中国六堡茶》
何谓茶韵
而“茶韵”呢,是指一口茶汤在口中“品”的过程的后半部分(包括口中停留阶段、咽下阶段和咽后阶段),茶汤对口腔的刺激产生各种感受,并综合其他品茶因素(甚至会结合环境因素,如光影、音乐等)给人的大脑形成的复合感受,包括由此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和由之产生的更为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称之为茶韵。
茶韵往往跟一个人的品茶经验、学识修养、精神境界等有关联。
有的茶友甘、甜不分,其实这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从“甘”的感受,我们也很容易理解茶韵在品味过程的后半段过程是如何出现的。
茶韵中最易于被理解的其中一种,是“甘”,品茶意义上的“甘”与中医和纯味觉上的甜不同。古人云“苦尽甘来”,可见甘是一种滞后的反映在咽喉的感觉。甘,其实是苦涩(特别是涩)所引起的收敛感刺激人的舌头、口腔粘膜及咽喉,并分泌出唾液,人所感受到的苦涩之后得到弥补的甜润感受,特别显著表现在咽喉部位。这种感觉尽管出现很快,但毕竟是受刺激后,出现在“品”过程的后半段,因而也称作“回甘”。陆游的诗有“舌本常留甘尽日”一句,说的就是这个回甘。
好的茶味,在口腔也有一定的留存度。习惯上,称作回味。
茶韵的常见感官感受部分,包括回味、齿颊留芳(香气留存度)、醇厚绵长(醇厚感留存时间)、清爽度(鲜味在口腔留存速度)、润泽度(受刺激后唾液涌出时间)、苦涩回甘(喉韵回甘的持久度)等等。
所有的这些感受,在品茶的时候,同时体现在人的感受器官上,诸多感受互相间融合无间、配合巧妙、呼应得当、相得益彰的境界,称之为“和”,是茶韵的最高境界。
除了这些常见感官部分的感受,体现茶韵的还包括一些前面提到的如自我意识感、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等这些感受及其通感。
通感指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相通,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体感等等各种官能可以互通,不分界限。通感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各自的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以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而言,这些都属于通感。
同陆羽《茶经》齐名的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七碗茶歌)最为典型,“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描述到的喝茶后的感觉,如“搜枯肠”“发轻汗”“尽向毛孔散”“肌骨清”“通仙灵”“两腋习习清风生”看似离奇的感受,其实这里面就包含喝茶余韵中的自我意识感、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身体动作感这些感官的感知。
如“搜枯肠”、“发轻汗”、“尽向毛孔散”、“肌骨清”等明显看到是自我意识感和生命意识感的综合,这种感觉一些资深茶友会或曾有所感受。
而“通仙灵”的感受与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动作感等密切相关,其与后面“两腋习习清风生”的飘飘欲仙感觉,更综合了人体平衡感等感受及通感。
对茶韵感受之准确描述,卢仝的这首诗可谓神来之笔。
茶韵基于茶质、水以及影响到茶汤质量的各种因素,并综合环境、经验与修养等等所有的一切,让人因品茶而得到的精神享受,因此,也可综合判断一杯六堡茶的总体品质。
彭庆中【三口居士】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ankoujushi
摘自已经出版的《中国六堡茶》
茶气茶韵·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昨天,看到萧艺先生的一篇《中国的茶学》有文如下:
坊间所出的茶学书籍中,原创性的研究,卓然成一家的学说,都付之阙如,大多是改编之作、耳食之言......
和茶的普及相比,茶学实在是太冷清而寂寞的学科。研究与学习茶学的人是如此之少,全中国设有茶学方面的专业与研究机构的大学,加起来也不超过10所。中国的茶学研究中心在杭州、安徽两地,浙江大学的茶学系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是中国国内最权威的茶学基地。茶文化的研究,则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西三地。这里把茶学与茶文化分开说,是因为前者主要是农学领域,而后者是文化学、餐饮领域。在茶学与茶文化的研究著述上,虽然其它地方亦偶有名家,但是档次往往相形见绌。 。。。。。。
茶在学术论领域可分农学、商学、卫生保健学、史学、文化学、多种角度都可自成一体。大致说来,如今的茶学成果,大都集中在农学与卫生保健学两方面。谓予不信,请到各地的书店去找找看,坊间和茶有关的书,往往不是茶树种植,便是药茶保键。
陆羽的《茶经》,可谓茶学的经典代表作。其实,陆羽的茶学研究,就是以人文为主导的,有百科全书的视野与科学态度的。出于种种原因,到了今天,中国的茶学,别说发展与突破,连继承陆羽的传统,都谈不到。
坦白地说,从农学角度出发的茶学,我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而且也不大感兴趣,但是从文化学角度出发,我多少有点自信。概括地说,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如今仍处在汇编史料、总结整理的阶段,所出版的书籍中,原创性的研究卓然成一家学说的,都付之阙如,大多是改编之作、耳食之言,二手货极多。
有意思的是,二渠道书商对茶学近来很是青睐,短时间内上市了若干种茶艺、茶道方面的书,浏览一下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全是东抄西凑的杂货铺,作者也尽是些全无根基,既无文字素养,更无茶学造诣的不入流文人。
值得肯定的是,这些人或为名或为利,能不辞劳苦编出一本又一本的茶文化、茶艺知识、茶常识图书,在普及茶文化知识、推广饮茶的风气方面,还是有功的。
无论如何,茶学近两年急剧升温,成为显学,当然,这一轮的茶学热,茶艺馆与茶叶经济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之谓也。
原载《台商》 2009年第5期
文中多有很犀利的句子,看了,大汗淋漓,回头看看自己所著的《中国六堡茶》一书,不是如市面上那些东拼西凑的茶书,也不是那些追逐畅销而出版的茶文化泛滥之作,总算辛苦没有白费。
作为一个六堡茶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本人在书中也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新观点,如这里对茶气、茶韵的个人见解,对品饮研究、鉴茶和六堡茶文化乃至岭南茶文化从一些新的角度来分析,不是二手货,也不是将茶艺茶文化一些文字抄袭、堆砌、转帖,俯首问心,不至于浪费纸张,心中释然。
分享: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