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Search
1
《水调歌头·辛丑初春再登允升塔》
563 阅读
2
上海 全球顶级 古董级老六堡品鉴会 2018.12
481 阅读
3
七律· 与友谈史言及近代彭德怀刚猛直言乃唯一者也深夜读史掩卷感赋
471 阅读
4
【定制茶品商城】 lxlb.net 来些六堡
341 阅读
5
三口居士:常见茶类寒凉温热属性一览 (2013-04-01 09:53:04)
340 阅读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登录
/
注册
Search
六堡茶·三口居士 彭庆中
累计撰写
195
篇文章
累计收到
62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页面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搜索到
53
篇与
的结果
三口居士:从历史成因辨析黑茶品质之关键(下) (2013-01-25 22:19:28)
陈放后越陈越佳的茶是需要有物质基础作支撑的,这些物质有特定茶树品种所包含的茶多酚含量和适合的酚氨比,还有特色工艺所保留酶的活性和微生物在后发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历史成因辨析 黑茶品质之关键 (下) 是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陈放?是不是所有茶在经一定时间陈放后品质会更佳?答案不难得出,也符合我们日常实践和经验。非后发酵工艺的茶,经存放后,香味逐步消失,茶味渐趋淡薄。原本的香变得暗哑,陈味渐显,但不是令人愉悦的陈香。虽然现在频频有人抛出“陈绿”(陈年绿茶)、“陈铁”(陈年铁观音)这类“时尚”的玩意,但缺乏了黑茶本质里利于陈放的物质基础,从发酵程度、方法及后发酵对茶成分影响的理论上分析,陈放后所得出来的效果可以预见。●原料品种 乃黑茶品质之关键安化苞芷园至今遗留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茶叶禁碑”,有“贩卖桃、武、龙、沅、新、益各县草茶,假充安茶交客”的句子,其中所禁第一条就是:禁外县茶贩子装载假茶混安杂卖。第五条有“禁本地人等贩运异属草茶拥塞本地”的条款。第六条“禁产货茶户掺假,蒙混外省客商”、第七条“禁船货装载私贩假茶入境”再有强调禁绝假茶的条款。对“假茶”鱼目混珠的痛恨可见一斑。 据茶界前辈彭先泽先生所著《安化黑茶》记载:安化境内所生产的本地茶,古时称“道地茶”。用“道地茶”加工制作的黑茶,才是正宗的安化黑茶。安化之外所产之茶称“外路茶”。尤以芙蓉山、以“六洞茶”为代表的资水安化段南北、以“高马二溪”、云台山为代表的高山等区域为佳。安化以外各邻县所产之黑茶,杂于小淹、江南、边江、鸦雀坪、唐家观、黄沙坪、东坪一带兜售者,统称为“外路茶”,亦称野茶。清乾隆二十二年《湖南志》载:“茶为南方近安化界产者颇佳。每夏,茶商至邑,区为三等。沿溪一带而上,杨溪沉之,水溪则下矣。”这其中,既有土壤气候小环境因素,更主要的是不同区域里群体种之间存在的一定差异。 黑茶这种对品种的要求,反过来看,就是所谓的茶类适制性。乃指品种固有的制约着茶叶品质的种性,也就是指茶树品种是否适宜制作黑茶类。一直以来,业界多是通过对该品种芽叶的物理特性观察和化学特性测定进行间接评估。 化学特性的测定一般按一芽三叶标准采集鲜叶,在100℃温度下蒸3分钟,80℃温度下烘干制蒸青茶样品,然后将样品磨碎进行化学成分测定。一般依据茶多酚含量,结合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简称“酚氨比”),再综合感官审评鉴定,最终进行判定。而在黑茶适制性的考量,往往未考虑经过长时间存储后的品感等因素。 云台山大叶种是安化群体品种的代表,是古代“不种自生”保留下来的优良品系。据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对云台山大叶种和当地引进的福鼎大白进行了理化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多酚类和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非常大,前者几乎高出后者近一倍,可见品质非常优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日本茶叶学者,几度来云台山考察研究,对云台山大叶种的优良性状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其特点是“叶肉肥厚而叶形狭长,叶色深绿而叶质柔软,开花晚而花朵稀少,旁枝发达健全而挺直,枝上叶数多而叶序密,树枝高度为1.8~2米,春芽萌发早”,综合这些生物学特征认为云台山大叶种品质优异,是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彭庆中(三口居士) 文/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liubaotea.net●优异品质乃黑茶陈化的基础熟悉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勐海大叶种、景谷大白茶等都是属于优秀的有性繁殖系品种,是制作普洱茶的上佳品种原料;而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梅、云瑰等都是通过对群体品种中优秀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繁殖系茶树品种,这些优秀茶树品种,是普洱茶广受赞许优秀品质的坚实基础和物质保证。 同样的,通过对六堡茶乡内现存的原种六堡茶品种资源分析,原种六堡茶种是广西优良群体品种的代表,也是属于古代“不种自生”保留下来的优良品系。也同样有着很多优秀的单株品种,如一些紫芽、红芽、长叶、米碎叶等品种,经试验做出的六堡茶也是非常优质而醇厚的。 在我们所接触的六堡茶中,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精制工艺的六堡茶,以原种为原料的六堡茶品质更为优秀。无论是茶味、茶香、茶气乃至耐泡度等等多项指标,都是明显胜出,而且,通过数年存储的比较,原种六堡茶可充分体现出越陈越佳的品质特点。随着年份的增加,也会呈现出特有的品种香,这个特色尤其令人迷醉,也是其他茶青制作的六堡茶所没有的。 我们所说的原料因素,除了品种方面,还有毛料的品质。其包括茶树所种植的土壤、区域、海拔高度、环境与气候。这些因素在实际的种植加工已经凸显出其重要的一面,其差异在成茶的品鉴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六堡茶与普洱茶、湖南黑茶一样,也存在着“山头”区域间的差异,这些不同种植区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些差异极大地丰富了六堡茶的品类、内涵和品鉴空间。另一方面,对黑茶品质起着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工艺。六堡茶、普洱茶等黑茶,其特有的后发酵工艺以及其低温杀青所形成的酶活性保留,以及微生物在后发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极大地影响着黑茶的品质。而后发酵的方式和程度,以及后期存储,通过自然陈放的后发酵,也使得黑茶的品质不断地完善。优秀的品质,是黑茶值得存放的基础,也是其价值所在。 综合而言,这些因素决定了黑茶的品质,研判这多方面如原料品种选择、产区、工艺才能更好地鉴定黑茶,审评往往则是通过品饮感受来进行综合茶品质的判断的。了解这些因素对黑茶品质影响,懂得优秀品种对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作用,对于我们开展良种选育和推广、研究六堡茶的品鉴、研究市场消费习惯、历史及趋势等也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地道原料乃市场认可的关键《明史·食货志四·茶法》有记载:明万历二十三年(西元1597年),御史李楠请禁湖茶言:湖茶行,茶法、马政两弊,宜令巡茶御史召商给引,愿报汉、兴、保、夔者,准中。越境下湖南者,禁止。且湖南多假茶,食之刺口破腹,番人亦受其害。另有御史徐侨所奏言: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但宜立法严核,以遏假茶。这里两处提到的所谓假茶,从安化苞芷园的“茶叶禁碑”中可知道,其实这里假茶并非是用非茶植物所做的茶,乃是指非道地茶的外路茶、“各县草茶”等,这些茶多是茶型、茶香、茶味以及工艺等与“道地茶”有着明显差异的,在市场不被认可,甚至这种收劣质“外路茶”掺入“道地茶”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安化黑茶的质量和信誉,所以才立此“茶叶禁碑”约束茶人茶商共同遵行。 云南普洱茶有着大家熟悉的茶马古道的运销,其耐久存并越陈越佳的品质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其长距离运销及其工艺形成过程毋须赘言。而同样历史悠久的广西苍梧六堡茶,也需经存放等待船期、也历经漫长的水路运输、因长时间的运输而品质愈佳,得到市场认可的传统著名黑茶。 从前,虽各地有种植生产原种六堡茶,也同样有各地的杂茶充斥市场。但最受市场推崇是原产于六堡茶区里面的“地道六堡茶”。很多资料都有提到:“五堡,四堡俱有出茶”、《广西通志稿》载:“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即现狮寨)为最,六堡尤为著名”、《中国茶讯》1951年第二卷第7期苏海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五堡茶多销南洋大埠,价值平均要比六堡茶低10%~20%”。五堡所产的茶,即使也是原种六堡茶,由于存在群体种间差异,在茶味、茶香及外形都与六堡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其卖价也比六堡茶低。而当时在广州、香港及南洋等地的茶庄,往往在招牌上,特地注明“正宗”和“地道”字样。 据六堡当地老茶人回忆,从前的六堡茶按茶产区来分,最著名的有黑石(属塘坪)、芦荻(属四柳)、恭州(属不倚),按旧时茶商茶号而言,六堡黑石茶、虾斗茶、英记茶、广元泰茶都是驰名省港澳而深受欢迎的。而理冲茶、山坪茶、塘坪茶品质也堪称上乘,广受认可。但在广州、香港再包装的时候,往往也难免有不良商家为了牟利掺入其他茶青,甚至有以其他茶青冒充六堡茶的情况。但往往这些“外江茶”由于品种的差异,导致其口感、味道、香气、耐泡度等都比不上原种的六堡茶。最为要紧的,是这些不是原种六堡茶茶青的杂茶不耐存储,消费者买回来后,慢慢产生劣变,放久了觉得不好喝或者是不耐煮泡,而被消费者所抛弃。 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为了增产高产,曾有过引种云南凤庆大叶种和湖南江华茶种的做法,南橘北枳,结果可想而知,做出来的茶失去了原有的六堡茶的茶味茶香,市场上并不认可。而之后,也出现过许多以外江茶、周边茶甚至是越南茶充六堡茶的现象,这部分出口老茶至今仍有少量留存。这些原种六堡茶原料和非原种六堡茶原料的老茶经过长时间的存储,作为很具价值的参考标杆,可以供我们对六堡茶的最佳适制原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笔者接触到较多这类的不同茶青所做的六堡老茶,并细细做过比较,发现以原种六堡茶为原料的六堡茶在历经时间的存放后,无论是在茶香、茶味、茶气、茶韵,还是在其特有的槟榔香、品种香的呈现方面,都远胜其他茶青所制作的六堡老茶。 由此,不宜久存品种也慢慢被黑茶消费市场淘汰。这种情况在前些年普洱茶大热的市场上,从一些以绿茶茶青所做成的“普洱”可以得到印证。同样的,在数年前,广西苍梧县六堡镇也曾“推广”种植过一些适制绿茶的“桂绿一号”高产品种,这些茶青做出来的六堡茶,非但口感差异甚大,耐泡度是远不及原种品种的,而且,经过几年存放后,色暗香晦,茶气淡薄,茶味变劣,市场根本不接受,很快就被当地茶农所淘汰,砍去这些茶树改种原种品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溯源黑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原料品种品质对黑茶之重要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市场规律都是至高的选择法则。(完)
2022年10月15日
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0-15
三口居士:何为正味? (2013-02-11 16:14:35)
何为正味?六堡茶三口居士定制之——“正味”【释名】正味者,乃纯正地道的滋味。《庄子·齐物论》里有“民食芻豢,麋鹿食荐,螂蛆甘带,鴟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之句。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有这样的说法:“八珍虽美而易厌,至于饭,一日不可无,一生吃不厌。盖八珍乃奇味,饭乃正味也。”茅盾在他的《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里也提到这个正味:“夫妇间的恩爱,两个人的灵魂的合一,也只有在默然相对忘言的当儿,才是人生中最难得的真味——也是正味。” 和,乃茶之至高境界。这次与厂家合作推出的“和”字系列正味六堡茶系列茶品,一共为八个系列,分别是“天熙颐醇 清雅至真”。即“天和”、“熙和”、“颐和”、“醇和”、“清和”、“雅和”、“至和”、“真和”。 为六堡茶正味 很多没接触过六堡茶的茶友会有困惑:六堡茶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跟普洱茶有什么不同,什么味道才是六堡茶正味? 网络发达的今天,与外地茶友联系方便多了,联系方式也更多元了。了解到很多外地茶友,对六堡茶颇有兴趣,但却不知该从何入手了解六堡茶,怎样才能品尝到能代表六堡茶真正味道的茶品。一些茶友在网络上留言提问,笔者总是详细地告知一些相关的六堡茶知识。不过,茶最终还是要喝过才会真正了解的,但要推荐哪款更能代表六堡茶正味的茶品,却要颇费一番周折,一些推荐的茶品在外地很难买到,因此,我也常常为此感到为难。 笔者碰到过一个安徽的茶友,一说起六堡茶就非常坚决地“否定”了,跟其深入探讨发现,原来这位茶友平日喝绿茶和普洱,也尝试过几次六堡茶,但均觉得茶汤黑浊、茶味苦,很难接受。问起,原来其接触的大多是一些劣质茶品,根本不能代表六堡茶正味,于是,笔者找了几款经典口味的六堡茶寄给他,让他品鉴并重新认识六堡茶,很快这位茶友也成为了六堡茶的爱好者。 做六堡茶的正味标杆 六堡茶有着一套科学规范的加工工艺,只要合适地选料,踏踏实实按规范去生产,是可以做出好的六堡茶的。但无可否认,现在市场上的六堡茶鱼龙混杂,有的选用廉价和不适制六堡茶的茶青原料、有的加工工艺不规范,也有的为了达到几年陈茶效果,而在晾置存储环节做仓做旧的。这个虽然是某些商家的个别行为,但往往其已经影响到整个六堡茶的品质声誉,值得引起业界的反思。笔者就曾遇到过一位茶友,一说起六堡茶就说是“一口霉味”的茶,要不得,他不喝。 有国外的营销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某样产品的评价,会影响其身边8个人的看法。而这种资深茶客对某些茶的看法,在其当地和茶友圈内,或许影响范围更广。 有鉴于此,有茶友曾建议笔者联合一些厂家及行业协会,做出一系列有典型六堡茶口味的标准茶样,供初接触六堡茶的茶友作为一种参考,所选的茶青未必一定要选用顶级,也无需选择高价的原料,就按从前的出口要求,按从前工艺(焗堆)和现在的渥堆工艺,做出一系列能代表六堡茶典型口味且有良好性价比的茶品,作为标杆。 这个想法很好,也颇具操作性。笔者觉得,六堡茶是大众的茶品,这种标杆六堡茶,以合适的价钱出售,让大家能够了解纯正的六堡茶什么味。在事实面前,在标杆茶面前,说六堡茶就等于霉味茶的见解也终会消失。
2022年10月15日
3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0-15
三口居士:健康品饮乃六堡茶核心竞争力(下) (2013-03-11 09:21:53)
“一品好茶,健康一家。”是六堡茶很好的一句宣传词,通俗易懂,利于传播:“一品”既是“上品”、“一流品质”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丰富口感、独特风味的六堡茶值得细细品鉴;“健康”突出其养生保健作用,“一家”意指六堡茶的适宜人群甚广,是男女老少皆宜保健养生茶品。健康品饮 乃六堡茶核心竞争力(下) 茶的健康品饮,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笔者总结为品茶使人健康、品健康的茶、健康地品茶这三个方面。这些也正是六堡茶优于其他茶类的核心竞争力。 ●茶为万病之药 有益肌体健康 茶的保健作用及养生功效涵盖各个方面,称之为“能治百病”或许有点过,但随着人们对茶与健康的关注度及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的论文研究揭示了茶与健康的关系,发现茶在非常广泛的保健领域有着相当显著的功效。 撰写《本草拾遗》的唐代药学家陈藏器提出“茶为万病之药”,是基于茶有丰富的养生保健功效,通过经验而总结。品茶使人健康,这已经为现代医药学的众多研究所证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我们强调茶的保健功效,并非说茶可以代替药品去治病,更不主张得病不去医院治疗而仅靠喝茶,那是非常荒谬的。我们应科学客观地将茶作为一种健康养生饮料,科学地品饮,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茶里面含有保健功效的成分非常多,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以及茶多糖、纤维素等等,其对人体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如有人就把茶多酚称作食品六大营养素之外的“第七营养素”,而现代的自由基病因学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茶的保健作用。由于茶里面所含丰富的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其清除自由基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茶通过抑制氧化酶与又到氧化的过渡金属因子络合等多种途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使得人类肌体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从这个层面上说“茶是万病之药”绝不为过。 通过现代不断深入的研究,茶的保健功效日益被世人所知,中外营养学家都将茶列入健康长寿食品的首选品种之中,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都把茶作为最好的抗氧化食品或营养食品去推荐给公众,德国的《焦点》杂志也把茶作为十大健康长寿食品之一,向大众推荐。前面说到的刘仲华教授针对六堡茶所做的研究成果,更是通过系统的量化的科学手段,充分展示六堡茶卓越的保健养生功效。 ●消脂减肥显著 护肝养生保健 六堡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红素、咖啡碱、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等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降低血脂功能因子。刘仲华教授的研究显示,六堡茶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甘油三酯的堆积;可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的体重和肝体重比;对小鼠高血脂症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显著改善高血脂症小鼠肝的抗氧化力,抵御肝损伤;并可明显修复高血脂症小鼠的肝组织损伤;可显著改善高血脂症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表现出明显的降血脂功效。 在对六堡茶减肥作用的研究中,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模型,研究六堡茶提取物对其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六堡茶水体物对脂肪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六堡茶的减肥作用及机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六堡茶可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六堡茶水提取物可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六堡茶水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六堡茶水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营养性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现象,从而起到减肥作用。 在六堡茶对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六堡茶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组织病变,可明显减轻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不利变化。在对六堡茶调降血液中尿酸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六堡茶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浓度(高剂量组更为明显);六堡茶的低、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的XOD和ADA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六堡茶高剂量组能显著地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中的XOD活性,这些结果有效证明六堡茶改善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与抑制XOD和ADA活性有关。●延衰老抗辐射 美容颜消炎症衰老是指生命体在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的总现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命现象;也是一个多层面、多靶点的机体细胞网络多重重组和缺失的衰退过程。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延缓衰老成为保健的第一大主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及医学界的关注。在六堡茶的美容抗衰老作用研究中,在深入分析蛋白质羰-氨交联结构及活性的基础上,构建老年色素荧光团(APFs)和细胞衰老损伤模型,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六堡茶抑制老年色素生成、细胞内铁沉积及拮抗Aβ神经毒性的保健功效,为六堡茶的延缓衰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六堡茶可明显抑制老年色素物质生成;六堡茶可有效清除细胞内过量铁离子而祈祷延缓衰老的作用;可有效抑制细胞对过量铁的吸收,六堡茶能很好地清除铁离子引起的SH-SY5Y细胞内增加的ROS,从而降低ROS对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在环境氧化应激条件下可有效延长线虫的寿命。 紫外线的另一个有害影响是它能加速皮肤的老化(也叫皮肤光损伤),即使化妆也难以弥补它所带来的丑陋形象。近十年臭氧层量的减少使得上述健康灾难发生的几率增加许多。所以那些每天暴露在强日光下的人,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光老化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日光照射所引起的损害,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松弛、深而粗的皱纹,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可能出现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如日光角化病、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等)。 在对紫外辐射条件下皮肤成纤维细胞L929的保护作用研究中发现,加入六堡茶水提取物孵育后,对经UVB辐射的细胞达到极显著保护作用;经过六堡茶水预处理的细胞可有效地抵抗紫外线辐射损伤;对UVB辐射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高剂量组具有极显著效果),说明六堡茶水提物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辐射能力。 在六堡茶抗炎清火的研究中,以六堡茶水提取物为材料,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研究六堡茶对小鼠耳廓肿胀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以血管通透性增加为主要改变的急性炎症模型实验中,六堡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炎症反应,对肿胀程度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这可能取决于六堡茶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有别于其他茶类的儿茶素、多酚类、氨基酸、生物碱、黄酮类组成,尤其是其独特的渥堆和后发酵工艺,微生物对茶叶成分吸收利用与代谢形成的新物质群奠定了其抗炎清火的作用。 ●茶多糖含量高 降糖功效明显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茶医学研究》是一本关于茶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该书重点介绍了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近代医学研究成果,其中,关于茶多糖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书中论述:“六级的粗老茶中茶多糖的含量是一级茶的2倍左右。”资料显示,茶多糖不是单独一种化学成分,它实际上是一类复杂而且变化很大的混合物。其正确的名称应该是茶叶多糖复合物。而茶多糖的药理功能有降血糖、降血脂、防辐射、抗凝血及血栓、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和保护心血管等功效,其药理药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一位六堡茶人曾将一个“六堡茶(一年霜降茶)”茶样寄送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这份检验报告(编号为No.JF26041-1)显示,该送检“六堡茶(一年霜降茶)”茶样的总糖含量达到3.3%,与严俊、王秀丽等的论文《中国名茶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研究》(《茶叶通报》1993年第三期)里面提到的六堡芽茶达到3.69%的检测比较接近,资料显示,六堡茶排名仅次于休宁松萝的3.97%,名列全国29种名茶的第二位。一些粗老的六堡茶,如五级以上的六堡茶、古法的中茶、老茶婆等等,往往含茶多糖成分更多,功效更为明显,是六堡茶保健功效一个极具特色的作用。 ●选择健康好茶 健康科学品饮 不过,要想喝茶养生保健,有一个关键的前提:茶必须是安全健康的,也必须科学地、健康地品茶。不良的饮茶习惯或方式,也会影响健康。 近年来,梧州六堡茶整个产业发展的势头很好,在产业稳步发展、壮大的同时,最应该关注、最必须重视的问题是茶叶的安全问题,必须把产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毕竟,茶叶是农副产品,在种植、采摘、储存、运输等很多环节上都会存在污染的可能,国家的强制性的标准中《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对2种污染物在茶叶中的含量作出限量规定,分别是铅≤5mg/KG、稀土≤2.0mg/KG。另一个是《食品中农药最大限量标准》(GB2763-2005)对9种农药在茶叶中的含量作出限量规定。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问题,大家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一款健康的茶,必须是重金属和农残不超标。在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成为民生焦点的时代,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茶叶的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整个六堡茶行业的质量监管上要切实地落到实处,风起于青萍之末,对安全问题尤其要“防患于未然”。 一款茶,无论是农残超标或重金属超标,只要一个项目检测不合格,这款茶就不能饮用了,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的六堡茶产品、甚至整个行业都受到牵连。做安全的茶、放心的茶、健康的茶,发展有机茶园,从原料上层层把关,规范工艺流程及仓储,这也是六堡茶可以打造的优于其他茶类的核心竞争力。 六堡茶是中性温和的茶,男女老少都适合饮用。但也要注意科学饮用。首先是饮茶要适量,并根据时令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喝茶的品种、数量和浓度作出调整。有失眠症状的人要注意别在睡前大量饮茶,即使喝也应该喝经过渥堆发酵工艺的茶。 三口居士(彭庆中)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liubaotea.net 在土壤、空气、水质遭受污染的新闻频频曝光、在食品安全领域频频发现“问题”的当今社会,保健养生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利用六堡茶有机茶园的优势,规范种植生产,做健康的茶,让大家能安全、健康、放心地品饮,从品茶中得到健康,是六堡茶打造的最为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完)
2022年10月15日
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10-15
三口居士:常见茶类寒凉温热属性一览 (2013-04-01 09:53:04)
茶有凉温热属性,已经被大众之经验所证实。 本人多年对各种茶类的广泛涉猎经验和茶友们(特别是女性茶友)平日品饮各种茶类后身 体所感来看,茶是有“寒、凉、温、热”之分的,喝多了寒凉类的茶,或是一年四季长期地喝,肠胃受不了,身体也会有明显反应,出现如胃泛酸、或肚子发凉、拉 肚等等“状况”。而对一般“性平”、“性温”的茶类,则无此现象,这种类似“经验”相信很多平日喝茶的朋友也会有过。三口居士(彭庆中)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ubaotea.net茶有“寒、凉、温、热”之分吗?绿茶对身体有益已被古今医学研究所证实,但常年喝绿茶为什么有人受不了?六堡茶优于其他茶类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六堡茶其“味甘性平”的特点,在众多保健养生作用之外,其兼具的、突出的“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功效,正是六堡茶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其独具魅力并优于其他茶类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10月15日
340 阅读
1 评论
0 点赞
秋日午后,品一盏百年“民兴号” (2015-09-14 15:40:51)
2015年9月百年风云,六堡气韵。“民兴不出,谁与争锋?”大马茶人传说中的“民兴号”老茶,存世量极少。原篓开封揭开上面竹盖后,茶面上是一张“双狮地球唛”的茶票,历经岁月、虫蛀孔洞、破碎难辨。据考据“双狮地球唛”创号于1922年并经营中国各省名茶,分号多处,各类名茶销售遍及全国,也有部分经广州香港销往南洋。在这个秋风微凉之午后,轻轻剥下12克,品饮这近百年的六堡老茶,岁月如浮华云烟。已经是第三次喝到这古董级老茶了,醇滑而化于无形,神光粲然而气韵内敛。唏嘘。感谢茶主人阿Su的慷慨分享,感谢岁月,让六堡茶变得如此精彩。
2022年10月15日
11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