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两广总督 皇家风水名家高其倬

三口居士
2022-05-22 / 0 评论 / 47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高其倬是清朝雍正帝的重臣,也是被皇家重视的风水名家。历任云贵总督、浙闽总督、福建总督、两江总督、云贵广西总督、江苏巡抚等职,并赏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清朝才子袁枚在为他撰写的墓志铭里说:“公于学靡不窥,天文地理皆洞悉,而诗尤工。”

高其倬青年时蹭蹬不遇,36岁那年父亲死了,安葬在辽宁保安州西项梁山。在葬后的两年里,家中又死掉了一兄一弟。高其倬怀疑是风水出了问题,便打开父墓一看,见坑内寒湿异常,于是将棺材浅埋以待改葬。从此,高其倬自己开始研究风水。

九年后,精通了风水术的高其倬在大兴县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遂将父坟迁了过去。自此,高其倬官职连升,终于爬到了权力的最高层。

雍正得知高其倬精通堪舆之学,每有堪舆方面的大事辄命其前往相度。雍正四年四月,雍正命时任福建总督的高其倬来京,相度修缮福陵。雍正八年又命高其倬随怡亲王允祥为自己选择陵址。按照先例,雍正的陵寝应该在河北遵化马兰峪的清东陵,与父祖葬在一起,雍正也曾想把东陵内的九风朝阳山作为自己的墓地,但经堪舆之人看后,认为此地“规模虽大,而形局不全,穴中又多沙石,实不可用”。所以高其倬与允祥四处为雍正寻找吉地,他们来到易县城西永宁山下的太平峪,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水极佳,遂上奏折,称此地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沙石无美不收,山脉水法调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洵为上吉之壤”。

雍正阅折后,认为此地与东陵相据数百里,恐不太合适,命群臣商议。大臣们查阅史料,列举汉唐以来帝王远离祖先另辟陵区的事实,认为易县太平峪虽与东陵相据较远,但与北京相据并不遥远。据此,雍正决定在易县太平峪为自己建造陵寝。从雍正八年开始营建,历经八年于乾隆二年完工,命名为泰山陵,简称泰陵。雍正因此成为葬在清西陵中的第一位清代帝王,后来嘉庆、道光、光绪三位帝王相继葬于此地。西陵由此成为清代三大皇家陵墓之一。高其倬也因为雍正择陵址之功,被恩授三等男爵世职。

高其倬曾为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所著的《撼龙经》、《疑龙经》做批注,著有诗集《味和堂集》。其在《撼龙经·疑龙经评注》里说:“世传杨公诸书,皆后人伪托,惟《撼龙》、《疑龙》二经是真书。”(三口居士注:极为赞同此论断)

慨然,三口居士乃撰联曰:

帝陵千巧 难保江山万代

民宅一隅 可安风雨千年

横批: 九运有数

信哉!

高其倬.jpg
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 《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高其倬(1676年-1738年),字章之,号芙沼,汉军镶黄旗人,清朝官员,雍正朝重臣,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早期推行者之一。
生平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不久兼任佐领。五迁至内阁学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广西巡抚。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擢云贵总督。雍正三年(1725年),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调任闽浙总督。雍正八年(1730年),调两江总督,接替史贻直。一年后复召至京师,随怡亲王勘定太平峪吉地,进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随署云贵总督。十一年(1733年)春,回任两江总督。同年秋,以总督衔兼任江苏巡抚。十二年(1734年)因事降级,即授江苏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还京师,复授湖北巡抚,调湖南。三年(1738年),擢升工部尚书,又调户部。诣京师经过宝应,病发,卒于舟次。朝廷赐祭葬,谥文良。

0

评论 (0)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