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Search
1
《水调歌头·辛丑初春再登允升塔》
513 阅读
2
上海 全球顶级 古董级老六堡品鉴会 2018.12
445 阅读
3
七律· 与友谈史言及近代彭德怀刚猛直言乃唯一者也深夜读史掩卷感赋
419 阅读
4
【定制茶品商城】 lxlb.net 来些六堡
303 阅读
5
六堡茶 槟榔香不是“香” (一) ——透彻理解六堡茶槟榔香及其成因
258 阅读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登录
/
注册
Search
六堡茶·三口居士 彭庆中
累计撰写
195
篇文章
累计收到
26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页面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搜索到
55
篇与
的结果
话说茶船古道(四)
话说茶船古道(四)山多路险催生了水路运输旧时,梧州及周边,熟悉六堡的人说起六堡,都会用一个很形象的粤语词汇来形容——很“山”。意思说的是六堡很偏僻,交通很不方便。六堡茶乡内山峦起伏,群峰连绵。六堡茶乡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西高东低,群山起伏,境内有19座大山峰矗立。梧峒、大宁、理冲、四柳、塘坪、不倚等都是峰峦耸立,多山多坡的地貌。即使是时至今天,很多山路依然是不太好走。如遇雨天,更是难行。一些较偏远险峻的地方,车子根本进不去。据考,六堡一带产茶区旧时年均产六堡茶为五六十万斤,高峰期达到八十万斤左右。这每年三四百吨的茶叶连同六堡的竹木柴炭、土产山货,要运出山多路险的六堡并非易事。而六堡茶区产茶制茶的大量劳力的生活必需品,也需要从外面运入。六堡民间流传着这么一首诗,说的是六堡十九峰的地形。狮子贵石在于东,白马猪头戳半空,尖峰三坎耸南面,饭包更鼓山势雄。槽对利筛西面靠,黄笋肇庆如舞龙,冲源三座中间立,墨殿双髻障北风。三高天洪边境地,瞟山统揽十九峰。执笔书歌便记忆,六堡寰图指掌中。这首诗里面的“狮子”山、“贵石”山位于六堡之东,“尖峰”山、“三坎”山列于南,“墨殿”顶、“双髻”顶矗立于北, “槽对”“利筛”“三高”“天洪”“黄笋”“肇庆”这几个山连绵于西部,“饭包”“更鼓”“冲源”“瞟山”“白马”“猪头”等山散布其中。正是这多山的丘陵地貌、林木茂密、雨量适宜以及土壤特质等环境条件,成就了六堡茶的优秀内涵。六堡茶乡内有大大小小的河流11条。其中,较大的是梧峒河、不倚河、六堡河和九城河。不倚河发源于不倚村的睇牛冲,经雅堂、中央村、枧田、大朗与塘坪的顺冲支流汇合,再经与四柳、理冲支流汇合,最后,经乌泥村至犀牛嘴,流入六堡河。梧峒河则发源于大宁村的九冲尾和大宁尾,经长洞、村顶与冲高支流汇合,经井汶、华山、屋面与平逻冲支流汇合,再经瞟山口与瞟山冲支流汇合,并经高枧、牛尾、陂头、石梯汇合四撩冲而成。流经保平、腊洞口与腊洞冲支流汇合,再汇合大中、大说支流,经杨梅根、木苍与九城河汇合,再流入梨埠。外销的通草画绘有装满货物的小船穿行在山区的溪流急涧中的情景,生动地记录了当年的六堡茶船古道的状况。1964年六山公路(六堡至山心)建成之前,从合口街边蜿蜒流过的六堡河,千百年来一直是六堡与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六堡河水量充沛,一年四季皆可通航,只是冬季枯水期运载量会少些。正因为是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是的六堡茶的运输,不得不借助于水路运输,而水路运输的特点,却又反过来促进了六堡茶工艺的发展,并形成六堡茶的特色,并引领黑茶工艺,成为黑茶冷水发酵的鼻祖。广东茶商之所以选址在合口设庄,其一是合口乃两水相汇,利于四乡茶叶收购。第二,合口乃圩市所在,六堡茶乡之核心,商贸繁荣。第三,从合口码头装运,用尖头船将茶运至九城、梨埠,水路运输极为方便。 正是六堡与外界陆路交通险阻重重的特殊因素,使得六堡茶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得不依赖水路运输。漫长而狭窄的小河航道、重重的险滩,以及香港转口远洋运输的模式,使得这条在中国茶史上绝无仅有的从桂到粤、港,通达南洋的茶船古道,充满了传奇色彩。1966年,六堡九城双泶水坝、大中电站拦河坝的相继建成,才彻底停止了这条六堡运茶、运输竹木柴炭古老水道的运输,后来的东安江电站建成,更在东安江上把航道截断,由此,茶船古道彻底翻过了舟楫往来、热闹喧嚣的一页,在静静流淌的河水声中回忆着昔日的繁华。年过八旬的六堡老茶人车俊良说,以前六堡河的水位比现在高很多,水量大,可以通行竹排、小艇,甚至是大一点的船。在春夏丰水期时候,水面平静,很多竹排在六堡河上来来往往,交通运输,很是热闹。一部分茶就是通过这种运输形式,运到了合口街茶庄。六堡河上偶然仍可见到当地人使用竹排小艇作为交通工具。合口街的老码头以及那棵老樟木,曾见证了当年尖头船、竹排、小艇往来穿梭、繁华喧嚣的热闹情景。陈振东老人说,从合口街再往下游去,要远途去梨埠、木双的,多是用一种两头尖的小船,当地人把其叫做“小铲”。 当年的珍贵照片记录下狭窄的水道上竹木柴炭通过这种叫“小铲”的小船运送到山区外。小的尖头船载重在1000公斤(约20担)左右,大的可以载2000公斤(约40担)或更多。运输不远的,如将收来的茶从合口街运至九城暂存,等足够数量再发运的,用竹排也可以了。尖头船大多是把茶叶从合口街运至梨埠,远货都会转到大些的木船。然后,这些尖头船回到合口街,这时候是逆水而上,往往需要用纤夫拉纤的方式,把尖头船拉回到合口街。一起拉回的,是当地人所需的日用杂货、粮油副食等生活用品。逆水而上,往往需要用纤夫拉纤的方式,把尖头船拉回到合口街。一起拉回的,是当地人所需的日用杂货、粮油副食等生活用品。在茶船古道梨埠段江边发现的当年船工撑船用的木制肩垫六堡山区盛产竹木,也多从各乡村的水路,将竹木流放到合口街,再根据大小类型分别加工成木材、木柴、炭、篙竹、竹编、竹签等。其中,木材、木柴捆、篙竹等再扎成排,分批以放排的形式,或运至梨埠起岸,或直接运出西江。一开始是各户各家自制竹筏、小木艇,后来出现了族里乡亲几个“凑队”(六堡方言合伙之意)做的小木船,用作运茶、运山货。后来,有些茶庄自有小木船,临时雇请船工将茶运至梨埠再转运。据《六堡志》及其他数据记载,最早是广东云浮的陈氏三兄弟开始在六堡茶经营一条木船,来往于合口与梨埠。自清中后期六堡茶产量渐增开始,六堡已有大量的木船运输,并开始出现商业性水路营运,路途也越走越远。民国初年,一个姓梁的广东郁南人经营起四条尖头木船,俨然一个小型运输公司。搭客连同近货来往于合口街码头、梨埠,远货要到封川江口出西江再往广州的,需在梨埠转稍大的木船。 借助风帆,在西江上行驶的木船。1909年的一张老照片记录了西江上的货船航运、舟楫往来的场景。当时,郁南梁姓人经营的船稍大,每条船能载茶叶、芋良等山货2000多公斤,回程时,一趟可载回1000公斤左右的货物。后来,进出六堡货物更多,郁南人更发展到六条大小木船,货运一直通达广东封川江口、都城,运输能力更是大大提高。据《六堡志》记载,最高峰时13艘船专门在这条茶船古道上运输茶叶山货,而梨埠也有数量不少的大木船等待接货转运。据车俊良老人回忆,六堡河顺流而下,河面渐宽,一般在六堡合口街装运的尖头船到了梨埠都转装到大船上。当时的船是大木船,载重一般也就在六七吨,大的约八吨。 对六堡茶产、制、运历史颇有研究的易章奇介绍,当时,如果是水量不够的年份,往往还会采用筑坝提高水量的办法,来保证这些运茶船的通行。直到今天,沿着六堡河一直往下游,只要你留心,往往还可以发现一两处当年筑坝的痕迹。 据数次运茶到广东的几位老茶人介绍,从六堡合口出发,一直到广东封开江口,无论六堡河段、东安江段还是贺江段,均是湾多礁多,浪急滩险。再经南江口、云浮、悦城等的西江段水路也是浪高水急,激流暗涌,需要很丰富的经验才能通行。相当大部分的茶船在都城(广东郁南)上岸转运,小部分在梨埠转换成茶庄自己的木船,直达广州。 茶船往来见证西江航运繁荣放排和茶船“开新”(即启程)均需先择定日子,然后开始做前期工作。船工们准备排上、船上生活所需的粮食、酸菜、咸菜,也可以备些笋干、腊肉等,鱼可以在河里捕,上好的米酒通常是必备的。由于滩多浪急,行船、放排风险大,水面上“讨生活”的人都比较讲究好“彩头”。茶船、竹木排“开新”当天一早,吃过平安饭,便赶去码头了。临行的时候,是很忌讳任何不吉利的话语的,家中女人、孩子也大多懂得。 货物到达广州准备卸下船。茶船和竹木排起航,按习俗还要点一串鞭炮,在鞭炮声中离岸。而且,按照规矩,女人是不能上船上排的,她们从此便开始天天“望夫归”了。在西江肇庆羚羊峡文殊村的江南一侧,确实有一个酷似翘首凝望盼夫归形似少妇的石头,称“望夫石”。当年的茶船和竹木排到广州,必定要经过肇庆羚羊峡。肇庆羚羊峡最窄处仅200米,而两侧山崖高1000多米,江水湍流奔腾,漩涡四起。春夏之际,更是云遮雾绕,凶险异常。据老人说,从前的茶船和竹木排,经过羚羊峡的时候,时常会忽然风起云涌、乌天黑地,此刻断不能贸然而过,应先靠岸暂避。遥对着“望夫石”神女祭拜并摆上家乡带来的茶油,上供给“望夫石”神女梳髻用,并祈求顺风顺水,一路平安。说来也奇怪,很快会风平浪静,便可安全通过羚羊峡了。 茶船古道一段。当时封川江口并不是每天有到广州的船,所以,运茶船有时不在江口停留,接着往下运往都城(即广东郁南)。都城每天都有一趟开往广州的船,一般会在下午一两点时候到。大木船到此便完成了使命,将船上的茶卸下码头,在此转到其他船(花尾渡或电船)运到西江下游。一些大的茶庄多在此设有专人接货转运,之前的水上运输运费也一并支付给船主。 笔者父亲回忆,当时梧州的水运非常繁荣,六堡老茶人说的“郁南每天一班的花尾渡”是梧州到广州的船。它靠经郁南,卸下部分货和旅客,也接载一些货物及旅客。六堡的茶叶(散货)大部分通过花尾渡运到广州,再在广州转运港澳及南洋。当时,领有西江线航行牌照的轮渡不少,计有广兴、广利、均益、肇昌、利发、粤利、桂利、东安、西安、端江、鸿记、利航、公益、利商等,其他花尾渡、电船(有“新金山”、“新泰山”等大型电船)等数量甚多。此外,客货轮、拖轮、渡船、民船及紫洞艇等不计其数。 很早,梧州已经有数艘直通香港的轮船。最早的机动轮船是宣统元年(1909年)购买“镇威”、“镇波”,两船改名为“广威”、“广泰”,航行于穗、港及梧州,专营货运,运量很大。后来于1916年,香港新造客货轮“广雄”、“广宽”、“广英”号属于客货大轮,当时属西江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是使用蒸汽机作动力,当时梧州人习惯称之为“火船”。有部分要直接运销香港的茶叶及其他货物由梧州当时直通香港的大火船运输,这部分茶叶也在都城上船。这三艘船直接来往于梧州与香港,当时也基本能保证每天有船从梧州开往香港。从梧州码头装运的货物以及沿西江装载的货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一两天内到达香港。当时沿着西江运输的六堡茶除了沿线穗港本地消费去少量外,其余大部分通过穗港的洋庄转运到南洋诸国,运销马来西亚怡保和吉隆坡等地。 从木船到汽船再到轮船19世纪初,华南的海运一直都是帆船为主,包括一些泰国制造的平底帆船和20吨海南岛帆船沿海岸线航线。随同着货物的运输,载有200~500个粤闽华工驶向南洋。 1850年欧美的双桅快速帆船出现,中国平底帆船便逐步没落。 1845年,英国邮船作为民用轮船驶达香港,标志着轮船时代在华南正式开始。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帆船成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1850年,一艘中国帆船准备靠岸邦戈岛(Pangkor)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的轮船开启定期航班,来往于闽粤和菲律宾、新加坡、马来半岛南部以及泰国曼谷周边等多处。航班日益频繁,除了带去大量“落南洋”的移民,也同时把中国茶叶包括大量六堡茶运到南洋。运输的费用也在迅速地降低。有个例子,当时一个人乘坐的费用从一开始的8美金降到1美金,最后更降到50美分。(简光沂主编《华侨简史与华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正是轮船时代的开启,使得茶叶运输成本迅速降低,运力大增,为六堡茶销量提高并广销南洋诸国,提供了运力上的保证。20世纪50年代前,梧州茶叶的销售还主要经广东、香港、澳门,从港澳转运外销。 1956年后,开始远洋贸易,出口货物直接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在这条承载着六堡茶走向世界的“茶船古道”的最后一个环节——“海上运输”中,以轮船逐步取代帆船进入轮船时代为标志,六堡茶通过这条茶船古道更大量销往海外、走向世界。 (完)西江上航行着的轮船。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航行于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一艘东印度海航公司的汽船。后记:关于命名与严谨性2008年3月,笔者完成资料收集和采访,根据六堡茶特色的运茶方式,把古老的运茶水路命名作“茶船古道”撰写《茶船古道话沧桑》的时候,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最具代表性的是让我改作“茶排古道”并把六堡茶称作“船帮茶”之类。 为此,笔者再重新翻阅资料,并走访多个老茶人,很明确地了解到,真正“茶排”部分,即用竹排运输茶的仅仅是很短一点距离,最多只是到九城,甚至后来广泛应用尖头船了之后,更是少用了竹排进行大量运输。比较起来,尖头木船更平稳、安全,不会把茶篓溅湿。所以有人把这条运茶水道(甚至包括西江段、珠江段和航海段而言)称作茶排古道,是非常不准确的,所以我没采纳这个名称。 而说到六堡茶是船帮茶,更是不妥。笔者查阅了广西、广东多处航运资料,并走访了一些熟悉当年航运情况的老人,包括笔者父亲的回忆,在当年西江航道上,是没有形成“船帮”或其他类似的社团组织的(码头是偶然会有些小混混,占点便宜之类是有的),更没有什么“帮会”势力控制航运的记载。后来,我汇集各方资料把“船帮茶”这个词也否定了。事实上,在西江航运线并没有如京杭运河的漕运那样形成真正的“船帮”这类带着黑社会性质的帮派组织,包括茶叶经营,由于粤商的介入,当时六堡茶行业内的竞争也比较守规矩,属于良性竞争,各家生意有大小,却没有形成很大规模的家族势力,垄断着某些经营。臆想当年船帮争斗,世家风云、家族势力垄断茶行业之类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当年逆水而上到达六堡合口开庄收茶的,大多是广东茶商。广东茶商的成功经营,吸引了更多茶商的到来,在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六堡茶庄的六堡茶产运销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设庄收茶制茶的有香港天顺祥茶庄、广元泰、英记、慎昌号、万生、文记、兴盛庄、同盛、广福泰、新记、公盛、生记、源盛、永记、盛发,大大小小,良性竞争经营、自收自销及行商、走贩更是多不胜数。当年广东商人在六堡茶乡开庄经营,往往更讲公平交易,更 “讲实际、重交流、擅融合、人达观、性通融、轻阶级、尚民俗”,因此,当时的广东茶商很好地跟六堡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并真正地把六堡茶的种植生产以及销售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六堡茶的兴盛、传播以及出口,并赢得口碑,都与广东茶商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6年08月18日
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话说茶船古道(一)
话说茶船古道(一) 三口居士彭庆中 原创文章自古以来,地处岭南三江交汇之地的梧州,水上航运就非常发达。梧州港口位于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居浔江、桂江和西江三江口,港口自然岸线长96.1公里,水域面积2898万平方米。梧州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商业上而言有一个重要特点——流域宽广。西江发源于云南,流经梧州,总长2167公里,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6%。 清代,来到梧州的外国人拍下了当时梧州“抚河”(桂江)河面的舟楫往来的航运繁荣情况。早期西江上的船运。早期梧州西江河段的景象。水运发达由来已久后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大司农郑弘请开“零陵、桂阳峤道”以通外夷(零陵峤道即湘桂走廊),同时,由于战争及沿途各国的兴衰“陆上丝绸之路”较难确保时时畅通,相对稳定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大发展,随着当时与海外贸易及内陆物资运输的需求增加,直接促进了内河的运输的兴盛,也展开了岭南西江珠江流域水运发展的宏伟篇章。据谢启昆的《广西通志·梧州府》所记载:当时的苍梧“居百粤五岭之市,连九嶷七泽之胜,北接湖湘而为唇齿之邦,下通番禺而有咽喉之势。唇齿湖湘,襟喉五羊,南控容邕,西顾桂柳,东应广肇,于以坐制诸蛮。”由于水路四通八达,政治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隋唐时期,广西广东采矿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航运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而航运的发展,又促进了整个岭南的经济发展。唐代政府曾颁布政令:“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自为交通,不得重加率税。”在王锷任岭南节度使时,“诸蕃舶至,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赀。”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广州设市舶司。海外“蕃货”、奇珍异宝、沉香等大多从广州溯珠江、西江直达梧州,再经桂江(漓江)越灵渠转运京师、中原或西南各地。而中原和京城的丝绸、陶瓷、漆器等,也反向沿着水路汇集梧州,沿西江直达广州,再与外舶贸易出海。灵渠的修建连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大大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的水运交通。水路运输具有运输距离长、载量大且运费低的优越性,隋唐两代都充分认识到这点,因此对水运事业十分重视并使其获得很大的发展。从西江水系上游南盘江、红水河、黔江以及浔江及各个支流汇集梧州,经广东三水至磨刀门注入南海。西南各省及中原的大量物资,沿着这条水系运输往广州集散出口。隋唐两代,海运也得到了持续发展,海上商贸已经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大宗贩运,为此,官方特地设立“市舶使”一职,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岭南与南海诸国的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唐书·地理志》里面提到海运方面航线四条,其中“广州通海夷道”、“广州钦州至交趾”等路线物资都经过梧州,沿着西江水道运输。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五月,南诏攻陷安南逼近邕州,唐朝军队集结于容州苍梧等地,就是从福州海运粮食到广州,大船一只可运千石,有这样的船数十艘,可运三五万石,所需时间不到一个月,再从广州运至苍梧,转浔江郁江,再供应南下军队,由此可见当时水路运输的畅达。漕盐(自古广西廉州白石、石康盛产海盐,广西食盐运输数量极大,两宋更盛)、大米以及纺织品、陶瓷、矿产品(如锡、金银等)等等,是非常大宗的货物。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初,长江流域及中原战乱频繁,广西偏处一隅,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交通运输特别是水运更得到了飞速发展。 不单是内河运输得到发展,宋代还大力发展了海上贸易,海运航线得到了显著发展。到了南宋,外贸对中国陶瓷的需求不断增加。广西开始大量地生产陶瓷以供出口。考古文献记载,广西于北宋后期(盛于南宋)开始大量生产陶瓷。梧州藤县就出土了可以媲美景德镇瓷器的中和窑,连同北流岭洞窑等多处窑址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临江或在江河沿岸,其主要是借助当时发达的水运,把沉重的瓷器运到各地。而据考古发掘窑址的不完全统计,广西当时有40多处窑址,每处约10个窑,而根据窑的规模和工艺推测,每一窑可以烧陶瓷2万件,即使以每年每个窑只烧一次(实际上远远不止)来计算,一年也生产800多万件,按当时广西人口是远远消费不了的,所以,有学者分析,这些窑的建立和制作的陶瓷生产规划,就是为了销往外地,甚至专为出口外销(在对西沙群岛的沉船考古发掘中发现广西陶瓷而得到证实)。明清两代西江航运加速发展到明清两代,两朝在长达116年的时间内,实行了严厉的海禁,至此,西江(珠江)流域内河航运一片繁荣,而海上运输陷入衰落。而同样是作为食盐和大米以及矿产等连通桂柳、通达广肇的运输中枢,梧州的航运日益兴盛。“西米东盐”是梧州明清航运的一大特色,也以此成为了当时桂东南的第一大货物集散港埠。据《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年)书中考据:清代,从广西各地经梧州西江向广东方向销运的大米每年高达400万石以上,苍梧县的戎圩,广东商人多在那里贩运大米,每天二三十万斤。据张先辰《广西经济地理》(民国三十八年版 文化供应出版社)书中考据“广西米粮由梧州输出者,仍年达四百万石以上”。梧州当时也是竹木柴炭、桂皮、田七、茶叶、桑寄生等货物的集散地,“大舟捆载,有同柴薪,分向广东、湖南两路而去。”(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七期“农商类”) 资料显示,至少在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梧州已经有木帆船前往澳门。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梧州粮食集市每半月起运一批,河面船舶经常保持在100多艘的数量,而这种船舶可装载1万斤左右的粮食。淸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就有木帆船来往于香港梧州两地的记载。当时,木帆船是以风帆辅助人力拉纤、篙撑桨划等为主要动力。西江边拉纤的纤夫。曾经经历过在西江上“放排”的笔者父亲彭耀光对图示那种“放排”以及当年西江航运情况非常熟悉。早期行驶的帆船。木船是早期西江水上航运的主力军。木船相连停泊在江面上,有时几乎占去一半江面。西江沿线的码头。 据记载,西江通航最早的轮船是咸丰九年(1859年)一月:“有英佛各国火轮等船只多艘,共载兵1000余名,有广东省城驶至肇庆,并分出船只,于一月廿二日,驶至梧州城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期第36卷第34页)。光绪年间(1875年--1909年)轮船和拖渡已经不定期航行于梧州至广州、香港等地。至淸光绪十八年(1897年)梧州开始有平安公司营运的轮渡直达广州(定期客货轮航线)。淸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三(1897年2月4日),淸廷与英国政府签订《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有“今彼此言明,将广西梧州府、广东三水县城、江根圩开通为通商口岸,作为领事官驻扎所”。五月初四(6月3日)梧州正式开埠,外国货轮可直达梧州,梧州占当时广西外贸额的80%。《光绪二十三年通商各关华洋贸易论略·梧州》所载:光绪二十三年(1906年)中国招商局的轮船开通从香港、广州直接到达梧州的航线。当时外商经肇庆乘船到梧州,沿着西江航线,认为其航运条件“胜于美国之合顺江、德国之黎江也。”光绪三十四年(1908),梧州商人集资成立梧州第一间华资轮船企业——西江航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营运梧港线、梧穗线、梧邕线。到了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在梧州设立了进出口机构,以控制进出口贸易。随着贸易的发展梧州港轮船经营的航线逐渐增加,经营航线下河主要是梧港、梧穗、梧三(水)线;上河有梧邕,梧贵、梧柳等线。到民国25年(公元1936年),上河增加梧运(梧州至象州运江)等8条航线;下河增加梧江(梧州至江门)等4条航线。由以上航线可以看出梧州当时已经成为广西的内河运输枢纽。《广西经济年鉴》提供1912--1921年梧州船只的运输数显示:本国36.791艘次,货运量4875049吨;外国12699艘次,货运量2944730吨。可见梧州当时航运业的兴盛。 当年货运兴盛的场景。当年汽船在珠江河网行驶的状况。笔者父亲彭耀光在西江上从事航运工作数十年,对桂江、西江航运很了解。据他回忆,西江河道的运输,一直以来以梧州到广州的船居多。当年在梧州广州之间对开的花尾渡有七八艘之多,是每天都有一艘开出。花尾渡是西江水域特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大型楼层式木质客货混载船,花尾渡本身没有动力,一般需靠拖头拉行。 清末,花尾渡最早在西江流域出现之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货运输工具,为吸引人。它的船身上涂刷油漆装饰,色彩艳丽,而船尾部高高翘起,因此被称作花尾渡。花尾渡船体很大,人货装载量很大。底层一般作货舱(也有人货混装的大仓位),上面是统舱,客舱在最上两层。船中间的过道很宽,一张张紧密排列的木质双层架床(粤语称”双层床”)分列在船两边。停泊在广东省城(广州)长堤的“花尾渡”。远处可见当年的爱群大厦。当年在西江上来往频繁的“花尾渡“。上世纪用风帆助航的蒸汽机拖轮。 笔者父亲回忆,当时梧州的水运非常繁荣,很多六堡老茶人说到的“郁南每天一班的花尾渡”是梧州到广州的船。它靠经郁南,卸下部分货和旅客,也接载一些货物及旅客。六堡的茶叶(散货)大部分通过花尾渡运到广州,再在广州转运港澳及南洋。当时,领有西江线航行牌照的轮渡不少,计有广兴、广利、均益、肇昌、利发、粤利、桂利、东安、西安、端江、鸿记、利航、公益、利商等,其他花尾渡、电船(有“新金山”、“新泰山”等大型电船)等数量甚多。此外,客货轮、拖轮、渡船、民船及紫洞艇等不计其数。 很早,梧州已经有数艘直通香港的轮船。最早的机动轮船是宣统元年(1909年)购买“镇威”、“镇波”,两船改名为“广威”、“广泰”,航行于穗、港及梧州,专营货运,运量很大。后来于1916年,香港新造客货轮“广雄”、“广宽”、“广英”号属于客货大轮,当时属西江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是使用蒸汽机作动力,当时梧州人习惯称之为“火船”。有部分要直接运销香港的茶叶及其他货物由梧州当时直通香港的大火船运输,这部分茶叶也在都城上船。这三艘船直接来往于梧州与香港,当时也基本能保证每天有船从梧州开往香港。从梧州码头装运的货物以及沿西江装载的货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一两天内到达香港,当时西江水运之发达可略见一斑。本人在2008年3月12日-21日的《西江都市报》连载发表的六堡茶《茶船古道话沧桑》文章,首次把这条古老的运茶水路命名为“茶船古道”。当年采访六堡老茶人李旭秋的时候,他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约8岁)就听祖母说过当时六堡茶船可以直接通达广州,并供货给香港的天顺祥茶庄,依稀记得有部分六堡茶需运至广州再加工后再外销。当时他们做好的一些装六堡茶的箩筐外就刷有天顺祥的“唛号”(标记),后来,他本人也曾经跟六堡茶船到过香港,对茶庄骑楼两个大大砖柱上“正宗六堡茶”字样印象深刻。 正是由于这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内河航运,使得岭南珠江流域(从梧州以上段称作浔江,以下段称作西江)的广府文化区物资交流频繁,而这正是六堡茶当年依赖水路(茶船古道)运输的原因。 六堡茶就是在宋元乃至明清这几个朝代的水运发达的情况下,借助内河运输,把茶沿着在六堡河、东安江、贺江以及西江、珠江沿江传播,深入民心,并深深地进入到广府民众的生活当中。(待续)
2016年08月12日
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全新典籍版《中国六堡茶》之十三大特色
全新典籍版《中国六堡茶》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六堡茶专著。·一、迄今为止中国最客观、最系统、最全面地对六堡茶的历史、文化、民俗、茶事、古法传承、工艺、品种、分布、种植、繁育、冲泡技法、茶艺茶道、品饮、鉴别、保健、选购、存储、营销等多方面深入论述的六堡茶专著。更客观、公平地了解古法工艺现代工艺六堡茶。 ·二、在历史考据方面,这部专著是六堡茶研究领域中从当地老茶树遗存、文史资料、民间族谱、制茶工艺发展史、器具留存、语言承传、茶俗等方面综合考据六堡茶的产销发展历史、工艺传承变迁史,使得“从前在《桐君录》中模糊的提到交州有茶”外,本书明确考证出在宋代已有六堡茶产制并沿江运销往封州(广东封开),其工艺及品饮、药用等记述表明当时六堡茶(包括广西的茶)已经不单是宋代最流行的点茶法,已经有熬煮方法的出现,填补了六堡茶历史考据的空白。·三、这部专著通过六堡茶乡的茶俗习惯、历史文献资料、六堡茶工艺、煮茶器具、制茶工具等多方面,考证南方茶饮的起源,提出茶的饮用应起源于岭南煮饮植物鲜叶(生草药)凉茶的观点。·四、这部专著作者彭庆中先生通过多年研究,将当年以水路运输为特点的六堡茶船运输途径(从六堡镇合口码头开始经梨埠、木双、大洲经广东封开、郁南、悦城、肇庆直到广州,再到香港,再经海轮到达马来西亚槟城、怡保等地)总结称之为“茶船古道”。这部专著全面地研究、阐述了“六堡茶的传奇水路运销——茶船古道”的全环节。并配以水路地图、沿线各节点图片,并发掘六堡及沿线村镇民间流传的茶船“随水叹”(一种当地水上民歌),还原当年六堡茶“茶船古道”的运销情况。·五、六堡茶史及茶事掌故部分,是作者彭庆中先生近百次进入六堡,深入各个茶区,采访当地多位八九十岁的老茶人、老茶师,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笔录、实物、照片等),还原当年六堡茶种植产销兴盛的状况。特别在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发展史、频临失传工艺发掘整理、清末六堡茶掌故、茶船古道全线节点重现、港澳及海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作者独立采访完成的,将在这部专著中作深入阐述。(之前梧州人文丛书中的《六堡茶》就大量引用了作者刊载于报纸的部分内容,但限于篇幅,大量的史料考证及茶事掌故、茶乡风物等均未发表,本书将全面汇集所有内容。)·六、这部专著收集了大量当年茶乡的珍贵老照片、老器具、老工具,向读者生动、直观地再现当年茶乡的风貌,也包括当年落南洋香港老茶庄、马来西亚锡矿的珍贵老照片。也使用大量原始的六堡茶产销数据,包括当年的公社茶场、供销社的产制数据,以期准确地反应当时的六堡产业状况。·七、这部专著是国内首次阐明原种六堡茶的茶树品种、分类研究,阐述古法工艺的分类、传承及优势,并以示意图的形式标注原种六堡茶在六堡的分布及各个区域六堡茶的特点,这些都是本书作者彭庆中先生走遍了六堡茶乡各个村各个组所独立研究的成果。·八、这部专著的作者彭庆中先生根据其个人独立研究心得,于2012年版的《中国六堡茶》就已经提出以显微镜进行微观检测来鉴定六堡茶老茶,这部典籍版更提及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与新茶作对比、鉴别、辨伪,提出一套实用、科学、准确的老茶鉴别方法。·九、因六堡茶历史上运销特点是涉及海外流行、营销、消费等章节,这部著作作者彭庆中先生多次前往马来西亚、香港等地深入调查,走访了并联系了众多香港、台湾、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的茶友知交,探访当年六堡茶经营的茶人、场地、知情人等,其后也将文稿与海外茶人和六堡茶爱好者反复斟酌、修改,以确保史料及事实的准确。·十、该书以科技论文成果、客观的理化分析将六堡茶的“渥堆”工艺进行专题论述,使读者充分认识到渥堆工艺六堡茶的安全性和保健作用。同时,用专门的章节将六堡茶的理化成分及其养生保健作用阐明,利于读者、消费者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角度去了解六堡茶的作用。·十一、《中国六堡茶》征得刘仲华教授的许可,摘录其在2012中国茶叶年会六堡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发布会上发布的《六堡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的部分数据及图表、图片。证明了六堡茶除了具有其他茶类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多项保健养生功效,在众多黑茶中保健功能十分独特。·十二、在这部专著里,作者彭庆中先生首次深入阐述其对六堡茶渥堆技术起源的研究,以无可置疑的书证考据到六堡茶早在1958年就首创渥堆技术并形成工艺,应用在实际生产上(比普洱官方记载的1974年生产渥堆熟茶早了16年),是近代黑茶渥堆工艺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渥堆技术之父、渥堆技术生产的领航者。·十三、在这部专著中,作者彭庆中先生提出了六堡茶之核心竞争力在于体感、在于身心舒泰的健康体验。从中医角度探讨了六堡茶之“性味”、适宜人群以及这些因素对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揭示了当前茶消费群体从口感回归体感“价值回归”的必由之路,喝茶以身心所需、体感舒泰为至上,而不再盲目追求“异香奇味”的口腹之欲,随着品茶者的“价值回归”,也必由此启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契机。全新典籍版《中国六堡茶》之十三大特色
2016年08月06日
4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典籍版《中国六堡茶》内容简介
唯一 客观、全面评价市场上古法工艺、现代工艺两大体系六堡茶的专著 不偏不倚,公允、准确还原古法六堡茶历史上的真实 让你真实理解传统工艺六堡茶(古法六堡茶)的前世今生 最权威 最详实史料及考据 最真实、最全面了解六堡工艺发展历史状况 全新典籍版《中国六堡茶》从口感回归体感,已经正式出版发行。 全新典籍版《中国六堡茶》全书共19讲,在原版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内容。典籍版《中国六堡茶》内容包括:六堡茶入门基础知识、分类;六堡茶的特点及独特的金花、槟榔香和区域研究;古代六堡茶史考;近代六堡茶史考;六堡茶事掌故;六堡茶茶事茶名变迁;六堡茶向海外传播;茶船古道话沧桑;六堡茶与健康研究;六堡茶品饮、鉴别;六堡茶珍品赏评;六堡茶道与岭南文化;六堡茶之冲泡技巧;六堡茶工艺发展史略;六堡茶“越陈越佳”研究;六堡茶的选购与收藏;六堡茶之营销等十九个方面。 这部专著全面地从以下几个角度方面对六堡茶历史文化以及种类、品鉴、选购存储等等做了深入论述。 茶界泰斗级资深茶人自在三吾老师、妙云先生亲自为本书作序。 【六堡茶入门知识和特点】一开篇即开宗明义,回答了消费者最关心的诸多问题。什么是六堡茶? 六堡茶在茶中属于哪一类?六堡茶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原种六堡茶?六堡茶是怎样分类的?古法六堡茶有哪些品种?古法六堡茶是怎样分类的?接下来便是由浅入深,阐述六堡茶之特色、金花、槟榔香以及不同区域的特点差异。介绍了六堡茶的概况。另外包括六堡茶的茶树品种、原种六堡茶分布(并制作了示意图)及特点、生产工艺种类、生产工艺发展史、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六堡茶品种研究、六堡茶紫芽品种研究、桂青种的考据等内容。 【六堡茶的历史考据】 六堡茶传统文化发掘整理部分包括“千年茶史上的六堡茶”、六堡茶事掌故、近代当代的六堡茶产业发展史、茶船古道传奇运销史、六堡茶茶事茶名变迁、六堡茶在港澳、东南亚及海外传播的历史和概况、六堡茶工艺发展史略等多方面的内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专著里,作者彭庆中先生首次深入阐述其对六堡茶渥堆技术起源的研究,以无可置疑的书证考据到六堡茶早在1958年就首创渥堆技术并形成工艺,应用在实际生产上(比普洱官方记载的1974年生产渥堆熟茶早了16年),是近代黑茶渥堆工艺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渥堆技术之父、渥堆技术生产的领航者。 丰富详实的史料老茶梗的考据。 【六堡茶与健康】 本内容也分两大部分,一开始,先是介绍古人“茶之二十功用”以及岭南先民对茶的认识,从古人论述:茶为“万病之药”到介绍六堡茶“性味”特点,在这部专著中,作者提出了六堡茶之核心竞争力在于体感、在于身心舒泰的健康体验。从中医角度探讨了六堡茶之“性味”、适宜人群以及这些因素对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更揭示了当前茶消费群体从口感回归体感“价值回归”的必由之路,喝茶以身心所需、体感舒泰为至上,而不再盲目追求“异香奇味”的口腹之欲,随着“价值回归”也必由此启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契机。 最后是刘仲华的研究成果“六堡茶保健养生的九大功效”以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以现代科技对六堡茶成分进行理化分析、生物活性研究,以及六堡茶所含这些理化成分对现代人的养生、保健研究以及最新进展。书中引用大量欧美科技研究新发现、国内茶叶科技期刊、医学期刊中的论文及成果,引用大量的检测数据、临床数据、统计数据等,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 书内很多观点许多都是作者自己独立研究所得,历时十数年,深入茶区,走访茶人,与包括中医师、园艺师、六堡茶界中人交流而得出的研究成果。【六堡茶的品鉴部分】1.是六堡茶之“品”。参照常用的品评法,针对其六堡茶特色对其品饮提出新的品饮“要点”,并就六堡茶品饮的“色”“香”“味”“气”“韵”五大方面作了分类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提出由中国传统文化派生出适合六堡茶的品饮新标准——“和”。 2.是六堡茶之“鉴”。除了传统的外形、茶汤色香味等多方面的鉴别外,更深入研究鉴别六堡茶的茶原料品种、成品品种、采摘制作季节、种植土壤环境、制茶工艺、存放年份以及从显微镜微观观察来对六堡茶进行研究,特别借助显微镜下对六堡茶陈茶的年份鉴定等研究内容。相当多的历史资料及数据。【六堡茶文化及六堡茶道】 结合对六堡茶“珍品鉴赏”进行了专题阐述,透彻理解六堡茶的品鉴。六堡茶茶艺包括六堡茶特有的冲泡技巧和结合岭南文化、岭南广府茶文化的精髓,提出以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六堡茶道。六堡茶的冲泡技巧包括六堡茶的水的选择、品饮器具选择、特色煮茶器具选择、煮水器具、泡饮器具选择等,还包括针对不同种类六堡茶的冲泡技巧的专题阐述。融合六堡茶的历史和传播渠道、煮饮、泡饮习俗,综合岭南文化的梧州骑楼、粤曲、青花民窑、西关风情、茶楼文化、广府文化等元素,整理发掘出独具特色六堡茶艺程式,提升到六堡茶道的高度。根植于岭南茶文化的六堡茶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茶道,提出六堡茶道·汉唐流的茶道仪轨并做了详细阐述。 透析六堡茶及中国茶业发展的变迁。以大量文献记载及史料核实,整理出当年六堡茶出口历史的珍贵史料及历程。【六堡茶之存藏】 本书提出“适于存藏、易于存储”是六堡茶作为黑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一大特色,应加以充分利用,并对六堡茶历来就有“越陈越佳”的历史,以史料及掌故轶事深入的探究、考据六堡茶存藏“越陈越佳”的来源及传统。之后本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辨清怎样的六堡茶值得收藏,怎么选购、如何去存放等等,并结合消费者自己条件,提出存储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六堡茶的营销】 就六堡茶营销的定位、营销策略、营销模式、宣传推广、市场研究、以六堡茶文化的发掘整理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六堡茶特色打造形象促进六堡茶营销等方面提出见解。 【数据资料可作工具书检索】 除此,为了便于读者认知老茶,全新典籍版《中国六堡茶》新增了“六堡茶历年出口数据”、“六堡茶出口企业‘中茶’之名称变迁简史”、“出口企业及商标变迁概况”、“梧州外贸出口茶叶生产批次编号变化”、“梧州茶厂‘三鹤’商标的样式变化历程”等史料内容。
2016年08月02日
1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4-12-26
开设“中国六堡茶研究”课程 (2014-12-26 15:44:43)
2014年12月应梧州学院之邀,为弘扬六堡茶文化、传承历史名茶六堡茶之传统技艺及品鉴,本人将在梧州学院讲授“中国六堡茶研 究”课程(暂名。选修课,预计分五个学期完成),内容涉及六堡茶之历史、文化、民俗、茶事、工艺、品种、分布、种 植、繁育、品饮、茶艺、鉴别、保健、存储等等,并在课堂上实际冲泡、品饮、比较不同品类的六堡茶(学生需带杯上课 ,呵呵)。并拟加入茶席设计、六堡茶茶道表演等。旨在让年轻一代大学生们通过对梧州传统名茶六堡茶的学习,了解六堡茶并喜欢上六堡茶,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和传统文化。据了解“六堡茶研究”的课程是国内院校所没有的 ,海外包括马来西亚也没有讲授六堡茶的课程,是梧州学院开设的全球首个“六堡茶研究”的课程,因此,讲授的内容、 教材(暂拟使用拙作《中国六堡茶》)、参观、实习、用茶、茶艺实践、器具等等,对于我都是全新的挑战,在此,恳请 诸位六堡茶界前辈高人、茶企茶商、茶友茶人给予支持,多多给我建议及意见。三口居士彭庆中敬上
2014年12月26日
6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