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Search
1
《水调歌头·辛丑初春再登允升塔》
517 阅读
2
上海 全球顶级 古董级老六堡品鉴会 2018.12
449 阅读
3
七律· 与友谈史言及近代彭德怀刚猛直言乃唯一者也深夜读史掩卷感赋
425 阅读
4
【定制茶品商城】 lxlb.net 来些六堡
309 阅读
5
六堡茶 槟榔香不是“香” (一) ——透彻理解六堡茶槟榔香及其成因
263 阅读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登录
/
注册
Search
六堡茶·三口居士 彭庆中
累计撰写
195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8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六堡茶茶道美学
六堡茶历史文化
六堡茶核心产区
六堡茶制茶工艺
六堡茶交流茶聚
六堡茶茶品分析
六堡茶诗文光影
六堡茶品鉴审评
六堡茶定制茶品
页面
关于
推荐
来些六堡【三口居】定制茶品交流
搜索到
60
篇与
的结果
六堡茶 槟榔香不是“香” (一) ——透彻理解六堡茶槟榔香及其成因
六堡茶 槟榔香不是“香”(一)——透彻理解六堡茶槟榔香及其成因彭庆中原创文章,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全文共四篇)先解释一下,题目的这个“香”字是指嗅觉意义上的气味,即我们的通过吸气,鼻腔内嗅觉细胞所“闻”到的“气味”。题目的意思就是,六堡茶的槟榔香不是靠鼻子像嗅花香那样闻出来的。 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套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部,叫做嗅粘膜,这里的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嗅觉的刺激物必须是气体物质,只有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才能成为嗅觉细胞的刺激物。此文题目《槟榔香不是“香”》的意思就是指:六堡茶槟榔香,并不是靠吸入茶汤面上挥发性有味物质气体来感受的。 【图说】奥地利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在其演讲《Die 12 Sinne des Menschen》提出的人类12种感觉,了解这人类12种感觉对我们理解喝茶的各种感受非常有用。在汉语的语言表述上,我们很多时候说“香”或“味”有时候会有混用的情况:如“难闻的‘味’”、“这‘味’挺好闻”等等,可见,有时候我们说到“味”的时候,未必就是味觉感受到的滋味,或许是指嗅觉的气味。 花朵散发出香气,我们鼻子可以嗅到闻到花香;冲泡绿茶,鼻子也可以闻到绿茶的清香,冲泡铁观音、岩茶、凤凰单丛、红茶等等也是,很多茶是可以用鼻子吸气“嗅”到香气,此乃是嗅觉意义上的气味上的“香”,如兰花香、干草香、水果香。 【图说】可以凭嗅觉器官闻到的气味。可以确定地说,六堡茶的“槟榔香”不是嗅觉意义上我们单凭鼻子就可从茶汤中嗅到的气味。也就是说:六堡茶的“槟榔香”不是“气体物质”,不是“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对我们的嗅觉细胞产生刺激而形成的感受。 其实,六堡茶的“槟榔香”是我们喝六堡茶时所感受到茶汤给我们口腔以及身体所产生的综合感觉,其中尤为显著的是我们咽下茶汤后呼出空气时,在我们口腔的后端以及鼻腔感觉到茶汤的香、味及其他感觉的总和。因此,“槟榔香”更准确来说是茶韵。 说到这里,我们要说清楚两个概念,何谓“茶气”何谓“茶韵”?理解好这“茶气”和“茶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六堡茶的“槟榔香”了。如何感受茶气、茶韵?对茶汤“色、香、味”进行分析,比较易于理解,毕竟感官上可以对应视觉、嗅觉和味觉进行理解。而茶气、茶韵这些综合指标,更需凭借品茶者有一定的经验和素养。 要理解和感受茶气和茶韵,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描述品茶的静态思维,加入时间为轴的概念,在一个品饮动作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茶气、茶韵。 关于茶气,众说纷纭。有些人往往将其与“茶香”混为一谈;有人说是人体真气类似;也有很多人描述得非常神秘,归入游走全身的气与经脉之类,喝下茶汤,就融入人体,打通血脉,如真气游走,神乎其神;更有人归入玄学一类,越说越不靠谱,误人误己。【图说】从感官、时间、动作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整个品饮过程。品饮一口茶,从时间段上分四个阶段:1.端杯靠近口鼻。2.茶汤入口,瞬间感受茶汤。3.茶汤在口腔停留。4.吞咽茶汤,感受并回味。 茶气,是在上述品饮过程中的第一、第二步骤最容易感受到的茶汤的一个属性,是一款茶的品质(在冲泡成为茶汤后)的一种体现。从端着茶汤靠近口、鼻(这时候可以感受到气味和热感),接着茶喝进口腔、品尝茶汤(这时候可以感受滋味、温度、茶香、茶味、浓淡、稠度),全身心都能充分感受到这款茶汤内含的物质、茶汤表现。茶气,可以描述为这茶汤“一下子”给人的各种感觉之和。【图说】品饮过程中,在吞咽茶汤之前我们可以充分感受茶气。 换句话说,茶气可以理解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品尝茶汤给你所有感觉器官刺激的综合表现(并不只是单纯的滋味和气味)。尝到茶气足的茶时,有的茶友往往会有“为之一振”之感、有“为之一麻”、“头脑发汗”或“心胸一下子打开”的感觉,茶气之奇妙可见一斑。从这个角度看,茶气可以理解为茶汤的“冲击力”。 而茶气之所以一直被众人描述得扑朔迷离,是因为感受这个茶气,除了用到我们常常说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温度感等感官外,往往还用到人体其他感官,如自我意识感、平衡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等几种感官感受。 茶气的描述语言,往往是力度方面的,如“足”、“劲”、“霸”、“弱”、“强”、“柔”、“顺”、“柔和”、“凸显”、“隐约”、“单薄”、“平淡”等总体感受,很少再去细分。 一喝到一款茶气“足”、“强”的茶,往往除了给人味觉的冲击外,会在人类其他的几大类感受中有所体现:或在自我意识感有所反应,让人感受到茶汤在体内如一种真实的存在,直下丹田或直冲脑门,如醍醐灌顶;或让人猛醒顿悟,似有所得;或让人感觉平衡感一下子改变,飘飘然而脚下发虚,茫茫然不知所处;或在自身??身体的动作感上有所反应;又或手足似有热流;或后背有暖气上升;或大脑变得通明、胸腹涌入气流。凡此种种,因人而异,因茶而异,多喝并细细感受会逐步有所体会。从这些感受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感受茶气,其实已经不单单用到我们常用的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而且会用上一些如自我意识感、平衡感、动作感等本能感官。 而关于茶韵,人们对其理解的误区没有“茶气”多,但也很少人专门涉及研究,少见有文字把其分析清楚。接下来我们说如何感受“茶韵”: “茶韵”也是茶品质(体现在茶汤)的一种属性,一口茶汤在前述品饮的过程中,时间轴的后半部分(包括口中停留阶段、咽下和吞咽后的阶段,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品茶四阶段”的第三、第四阶段),茶汤给予口腔的刺激所产生各种感受,并综合其他品茶因素(甚至包括环境因素,如光影、音乐等)给人的大脑形成的复合感受,包括由此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和由之产生的更为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茶韵”往往与一个人的品茶经验、学识修养、精神境界等有关联。 通俗地讲,茶汤各因素(滋味、气味、涩滑、浓淡等)在口腔的感受留存度及持久度,习惯上称“回味”,这就是茶韵的具体体现。从甘与甜的差异我们更好理解这“茶韵”。甜是一种味觉,我们的舌头味蕾,接触到糖之后,直接感受到的那种滋味,是甜。而“甘”与纯粹味觉上的“甜”不同,不是舌头直接尝出来的。古人云:“苦尽甘来”,可见甘是一种滞后的反映在咽喉的感觉。甘,其实是苦涩(特别是涩)所引起的收敛感刺激人的舌头、口腔黏膜及咽喉,并分泌出唾液,人所感受到的苦涩之后得到弥补的甜润感受,特别显著表现在咽喉部位。这种感觉尽管出现很快,但毕竟是受刺激后,出现在“品”过程的后半段,因而也称作“回甘”。陆游的诗有“舌本常留甘尽日”一句,说的就是这个回甘,从中也可以看到,甘是可以持续较久的,“甜”是舌头味蕾尝到甜味物质那么“一下子”的感受,持续性没有那么久。 茶韵中最易于被理解的是“甘”。从“甘”的感受我们很容易理解茶韵,是在品味的后半段过程中出现的。 从某个角度理解,茶韵就是茶的韵味,是茶汤及其所含物质在品饮过程中(从咽下茶汤开始)一直在口腔、咽喉以及所有人体感官的“留存感受”的综合,甚至由此上升到艺术层面,包括因喝茶的美妙享受,而产生的愉悦和兴奋。【图说】品饮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感受茶气、感受茶韵。茶韵的常见感官感受部分,包括回味、齿颊留芳(香气留存度)、醇厚绵长(醇厚感留存时间)、清爽度(鲜味在口腔留存速度)、润泽度(受刺激后唾液涌出时间)、苦涩回甘(喉韵回甘的持久度)等等。因此,有描述“馥郁持久”、“唇齿留香”、“余韵悠长”、“回味无穷”等这类说法,更多是茶韵的描述。 除了这些常见感官部分的感受,感受茶韵所涉及的还包括一些前面提到的如自我意识感、平衡感、生命意识感、自身身体的动作感等这些感受及其通感。 茶气和茶韵,是衡量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六堡茶这类更注重体感的茶类。茶气和茶韵,也是一个复合感官指标,体现出茶汤内含物的成分及各自的比例、浓度、适口性,因茶的原料品种、种植气候、管理、土壤、采摘季节、茶叶嫩度、制茶工艺不同而异。 理解透了“茶韵”,也就容易理解六堡茶的“槟榔香”了,六堡茶的槟榔香其实是一种茶韵的表现。(待续)
2022年05月29日
263 阅读
4 评论
0 点赞
【定制茶品商城】 lxlb.net 来些六堡
可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咨询购买>>> ( 商城平台 ) 来些六堡 lxlb.net 进入三口居定制茶品 核心产区 原种原山 生态环保 高端定制 与天下茶友分享交流 来些六堡 —— lxlb {dplayer src="https://www.liubaotea.net/usr/uploads/video/来些六堡.mp4"/}前往 三口居茶品交流平台 商城茶品咨询及售后,请扫码加客服微信联系。电话:13877498675
2022年05月23日
309 阅读
5 评论
0 点赞
2022-05-20
霜降六堡话秋香
霜降六堡话秋香三口居士彭庆中 文/摄 转载请联系作者霜降时节的六堡茶核心产区六堡茶采制季节分,以前按大类分,共四造茶,但细分起来可分为很多个时段: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清明茶)、春茶(雨后茶、春尾茶)、夏茶、秋茶、霜降茶、冬茶等。立秋起所采制的六堡茶可称作六堡秋茶,霜降茶是归入到秋茶里面的一个很具特色的品类。古有秋茶 “其品甚佳”从时间而言,立秋之后所采制的茶即可称作秋茶,在全年四造茶中排在第三,因此也称作“三茶”。其实,在岭南茶区的六堡,初秋茶与夏茶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期。秋茶性状更为明显的多是秋季后半段,在白日气温渐降,昼夜温差大,雨量偏少的时候,所采制的六堡茶更具秋茶特征。也可以说,气温、温差、降雨量(土壤水分)决定了当年秋茶的数量和品质。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据记载,唐代之前的茶农在秋季冬季是不采茶的。唐代陆羽的《茶经》有记载,唐“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可见,唐代是仅采春茶和初夏茶的,当然,这是更多是指中原及江南地区。 自宋代开始,特别是岭南 和蜀地,开始有采秋茶的做法。宋代苏辙《论蜀茶五害状》中有“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到了明代,秋茶的采摘开始普遍。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中有明确记载:“往日无有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 清代,采秋茶基本成为一个茶季之定例了。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岁凡四采,采于清明、寒露者佳。”可见,在岭南而言,秋茶也是品质优秀,尤以寒露为佳。而“寒露"节令15天之后的“霜降”,天气更凉,日夜温差更大,茶叶生长更慢,品质更好。传统工艺的六堡霜降茶的条索外形霜降时节 六堡茶山春水秋香 各具特色 苍梧六堡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夏末秋初时节,气温也颇高,因此,秋初的茶和夏茶差别不是特别明显。但随着气温渐降而日夜温差增大,深秋时节的秋茶特征会越来越明显。秋末的寒露、霜降前后,六堡茶区的山区气候秋的特征体现得最为明显,而且由于温度降低及温差增大,降雨渐少,此时的六堡茶茶味更为平和柔顺、茶也会产生一种特色的香,当地人将六堡茶所表现出的这种香称作“霜降香”。 茶谚有云“春水秋香”,说的是春茶以茶味见长,秋茶则以茶香取胜,六堡茶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六堡茶中的霜降茶以香扬名,“霜降香”(或称“降香”)让人品尝过后久久不忘。 刚进入秋天,雨水少而日照足气温高(六堡茶区及周边甚至是暑气未退),这时候的茶,茶味也挺浓,更像夏茶。而随着时间推移,香气渐丰显现,一直到霜降所制六堡茶表现为越来越香。六堡茶在霜降前后所采制的,不单是老茶婆,还有茶谷、中茶(或二白茶),只不过霜降老茶婆因其“粗老”干茶形状、独特香气而让人易于记住,备受推崇。彭庆中(三口居士)文/摄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liubaotea.net/index.php/archives/47/霜降茶之外形,条索略显黄褐当年传统工艺的六堡霜降茶 之茶汤汤色春茶秋茶 如何鉴别春茶秋茶各具特色,那如何辨别春茶与秋茶呢? 霜降左右的秋茶,特别是秋季雨量偏少的年份,霜降茶的香是特别高扬的,这个特征常被人们用来鉴别六堡霜降茶。但真正用作鉴别,还需要根据其形、色、香、味等特征综合判断。 从干茶来研判,条索紧结、乌黑带绿、肥壮重实,香气馥郁,滋味厚实,芽叶饱满、正常芽叶多,则基本可判为春茶。 秋茶条索略欠紧结,色偏黄绿(对比春茶而言,当然也与茶园管理有关),条索粗细差异略大,干茶色略杂,叶芽略显轻薄夹杂铜绿色,单片叶、嫩茎,丝根多,粗嫩不一、大小间杂。新茶茶汤偏黄绿,香气高扬浓郁,滋味甜甘醇和,韵味悠长,苦涩度低于春茶,叶底可见对夹叶偏多(特别是夏秋旱、初冬暖的年份)。 传统工艺的六堡茶由茶农采摘制作,茶青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烘干”的古老传统工艺流程,制出茶成品。秋季的六堡茶谷或中茶等会显得较为黄而轻薄,略显粗。原种六堡茶树在秋季茶花、小茶果较多,会偶在叶中有夹杂(现在的大多都拣选清理了)。秋茶的茶味趋于醇和,茶香比夏茶高,到寒露、霜降左右的秋茶,其香味最为显著。霜降秋茶 易于转化国人论茶,多唯春茶至上,这是一直以来以“绿茶思维"为主导的认知体系所导致的。过去,国人消费大多以绿茶和花茶为主,而种植、制茶、流通等领域也一直是以绿茶的研判标准。是以大多消费者对秋茶有一定的误区,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地处北回归线的六堡茶区在霜降、立冬节令仍然有霜降茶、冬茶采制。 茶谷和中茶都是古法六堡茶的传统产品,从前,茶商在六堡合口街设庄收茶,茶山里也有二老板等进乡村收茶。在六堡茶的春秋两季的采收季节后,也有茶农直接拿到市场上交易。 前面说到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岁凡四采,采于清明、寒露者佳。”可见,在岭南,“寒露”茶品质甚“佳”很受人喜爱了。深秋时节,由于地处北回归线的六堡茶区温度仍然不算很低,仍然可有茶叶采制,而且,由于秋季雨水偏少,山区日夜温差大,虽然产量不高,其品质却是非常优秀的,别具风格、别有风味。特别是对属于黑茶的六堡茶,不过分强调外观的细嫩,更强调内质。据研究资料显示,由于所含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以及香气成分的酚类物质、醛类物质)比例的差异,不像春茶的浓厚苦涩,秋茶甜醇平和,更易于陈化,更易于转化出香,在着重于经仓储后滋味与香气的转化的黑茶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彭庆中(三口居士)文/摄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年05月20日
7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话说茶船古道(二)
有了发达的水运作为基础,我们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六堡茶会兴盛起来,以及为什么说茶船古道是六堡茶文化里面最为亮丽的一笔?独特的地理环境促使六堡茶传播 从明清起,岭南文化区域特别是广府文化圈中,民间形成了喝饮六堡茶的习惯,直接拉动了近代六堡茶的大规模生产和运销。 说起六堡茶,大都会说起“在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位列全国24个名茶之一”的辉煌过去。不过,要说起六堡茶的传播,更早在明代清代便已经开始在珠江流域的沿江传播了。 岭南特别是广西,名茶众多,但为什么这广府文化区域,偏偏当时流行起的不是其他名茶,而是匿藏在封闭山区交通不便的六堡茶呢?其实,而正是这匿藏在很“山”(山做形容词,在粤语里是很多山的意思)的特点,才是最初六堡茶流行起来的原因。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名词“榷茶制”,这个名词看起来很艰深,不好理解,但说白了就是茶叶专卖制度,也就是说,从唐代武宗时期“禁民私卖”,榷茶形成制度。就是说政府对茶征收税负之后,才允许出售。一直唐宋元明清,这历代名称虽变但“专卖”性质没改变过,还一直以来不断增加。从宋元到了明代,不仅榷茶制仍在实施,而且税赋也急剧增加。规定招商中茶有引,每蒸晒1簏(即竹箱),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府分得的茶叶用来换马,商人分得的茶叶才可用作出售。还不算完呢,官府再向商人收税茶30%。可见负担非常沉重。茶农种茶,按窝计算,官府十个取其一,并按旧制征茶。同时,茶农产茶由官府定价,全部收购。若茶树枯死,则按茶折钞。每斤茶税钞一贯。若茶园无人经管,则由守城军士经管和采制茶叶,守城军士采制的茶叶80%交官府。 而到了清代,仍沿用明末制度,商人请引纳税,自行买卖。清顺治时,商人向官府申领引票,然后才可买茶。买的茶要先交茶马司,一半入官易马,一半给商人发卖。到清嘉庆年后,茶税更加沉重。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官方的资料典籍中,从宋元到明清,对广西的茶资料甚丰,如唐代容州、柳州产茶;据《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宋代的融水、静江府的临桂、灵川、兴安、荔浦、义宁、永福、古县、修仁等地以及郁林州、南流、兴业、昭州、立山、浔州、平南等,均记载有产茶,连领方(今宾阳境内)产700斤的地方也记载其中,却极少提到苍梧六堡所产的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民国时期的书籍资料以及调查茶区分布的示意图都显示六堡茶乡以及周边所产的茶已经很具规模。原来,这里文献记载所依据的,正是榷茶制下当时茶作为商品输出而在官府所缴纳的税负而统计出来的,而苍梧特别是六堡茶乡,当时由于地理偏僻而且作为“自产自用”而不被记录在案。陈爱新在他的《广西茶业史》一书中也提到过这种现象。陈爱新的《广西茶业史》提到农民自产自消耗的做法没记录在案。而事实上,六堡茶这种“产于桂而销于粤”的特点,以及他独特的山区、偏僻的地理环境,以及茶船古道一出梨埠木双在东安江这段就开始进入广东并沿着贺江、西江直下广东了,这样以广西土产茶而在粤地沿途贩售,避开了沉重税负(巧妙地避开了桂江及西江梧州所设各个关卡,从水路直接进入到广东),品质优秀且兼得“水路运输价廉”的优势,而得到西江珠江流域广大民众的青睐,极为畅销。对于广大的劳苦民众,“价廉”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里有梧州当时的西江水道非常利于航行记载。 这幅是我所绘制的“茶船古道图”,现在被很多书不告而“借去”用了。而这张图,除了能够明了茶船古道全貌及沿线船舶停靠站点及传播路线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这里我们截取前面出发段的图,另行详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茶船古道将要进入大洲时,已经是进入了广东省的区域了。早从宋元及明代起,天气炎热的岭南就已经有喝茶的习惯。特别是广府文化圈中,价廉物美促使民间形成了喝饮六堡茶的习惯,在普罗大众中大量地消费,直接拉动了近代六堡茶的大规模生产和运销。广府民众茶楼文化促进茶叶消费依托于珠江流域,两广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依水而居的广东人的饮茶习惯非常悠久而且普及,在宋代的史料中,有潮汕人“善茶”的记载。在宋、明两代,随着茶馆文化的普及,地处岭南、天气炎热的广东,饮茶消费早已深入到劳苦大众阶层。明代,乡村集市已经出现专门为劳苦大众解渴歇脚的茶寮茶馆,饭馆食肆更是必备茶水供应。而集市及街头巷尾的类似于凉茶的茶水摊档,在很早的时候因应着需求而产生,这些熬煮的凉茶,包含着各式不同的中草药根茎、干叶,茶树的功效,使得人们不可避免地利用起茶树的根茎、叶芽,熬煮凉茶汤水,供消暑解渴。靠水而居,以江水作饮用,使得民众更喜欢滋味浓厚而且耐泡的六堡茶。家父彭耀光早年从事西江航运工作,在水面上生活工作了几十年。说起两广特别是广东人在梧州以下一直到三水一带,靠着西江生活,取用饮用西江水的风俗习惯非常清楚。他本人也常年生活在江上,说起来往客货船或两岸民众,在从前没有自来水的明清乃至民国,都是直接从江上取水,煮水饮用。(拿两个木桶挑水回家,倒入大大的水缸,静置半天即可使用)他回忆道,过去,人们从江河里挑水,回到家里用水缸静置待煮沸饮用,由于江河水煮开饮用往往并不好喝,粤语里面早有“清水白‘霎’(煮的意思)”的说法,可见大家对白开水的不认同。大多数人们是不太喜欢的这样直接饮用白开水的,只要不是太过穷困、身体也能喝茶的话,一般都喜欢买点茶叶,泡茶喝。 而且一般都是大壶冲泡着,晾得适合温度即可,待客自用,都是一样。因此,茶在岭南一直很受追捧,消费量非常大,而很多家庭都会备上一个或陶或瓷的大壶,用作闷泡茶及晾置茶水。而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岭南民众使用上了自来水,才结束了到江河挑水饮用的做法(不同地区时间略有差异)。但很多人对于自来水煮沸后那种味道更不认同,所以,很必要用茶来掩盖这种喝开水“不愉悦”的感受。从前到梧州探亲的广东人带回家的手信多有“桂青茶”、砧板和蜜枣。更早的时候,村镇集市上的茶水摊档开始出现。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已经出现一种叫“一厘馆”的茶馆,设备很为简陋,一张木桌,四条板凳,提供茶水,也供应糕点,门口挂一个木牌子,写个大大的“茶”字或写“茶话”两个字。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广州的“二厘馆”茶馆出现,“饮茶”更为普遍,茶楼饮茶的习惯开始逐步形成。可以说,正是广东人的这种爱茶、嗜茶、饮早茶等等大量消费茶水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六堡茶在广东的消费,也促成了后来的六堡茶大兴盛。广东民众的大量消费,吸引了精明广东商人进入六堡茶的营销环节,甚至最终进入种植生产环节。 老字号生茂泰茶庄 位于广州浆栏路。1826年由孔宪勋创办,由于地处清末时期进出口茶行的聚居地十三行路旁,为当时国内出口量最大的集散地。1949年后划归广州土产公司,以经营茶叶、蜜糖为主。前后经历170年,1994年停业。(待续)
2016年08月19日
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话说茶船古道(四)
话说茶船古道(四)山多路险催生了水路运输旧时,梧州及周边,熟悉六堡的人说起六堡,都会用一个很形象的粤语词汇来形容——很“山”。意思说的是六堡很偏僻,交通很不方便。六堡茶乡内山峦起伏,群峰连绵。六堡茶乡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西高东低,群山起伏,境内有19座大山峰矗立。梧峒、大宁、理冲、四柳、塘坪、不倚等都是峰峦耸立,多山多坡的地貌。即使是时至今天,很多山路依然是不太好走。如遇雨天,更是难行。一些较偏远险峻的地方,车子根本进不去。据考,六堡一带产茶区旧时年均产六堡茶为五六十万斤,高峰期达到八十万斤左右。这每年三四百吨的茶叶连同六堡的竹木柴炭、土产山货,要运出山多路险的六堡并非易事。而六堡茶区产茶制茶的大量劳力的生活必需品,也需要从外面运入。六堡民间流传着这么一首诗,说的是六堡十九峰的地形。狮子贵石在于东,白马猪头戳半空,尖峰三坎耸南面,饭包更鼓山势雄。槽对利筛西面靠,黄笋肇庆如舞龙,冲源三座中间立,墨殿双髻障北风。三高天洪边境地,瞟山统揽十九峰。执笔书歌便记忆,六堡寰图指掌中。这首诗里面的“狮子”山、“贵石”山位于六堡之东,“尖峰”山、“三坎”山列于南,“墨殿”顶、“双髻”顶矗立于北, “槽对”“利筛”“三高”“天洪”“黄笋”“肇庆”这几个山连绵于西部,“饭包”“更鼓”“冲源”“瞟山”“白马”“猪头”等山散布其中。正是这多山的丘陵地貌、林木茂密、雨量适宜以及土壤特质等环境条件,成就了六堡茶的优秀内涵。六堡茶乡内有大大小小的河流11条。其中,较大的是梧峒河、不倚河、六堡河和九城河。不倚河发源于不倚村的睇牛冲,经雅堂、中央村、枧田、大朗与塘坪的顺冲支流汇合,再经与四柳、理冲支流汇合,最后,经乌泥村至犀牛嘴,流入六堡河。梧峒河则发源于大宁村的九冲尾和大宁尾,经长洞、村顶与冲高支流汇合,经井汶、华山、屋面与平逻冲支流汇合,再经瞟山口与瞟山冲支流汇合,并经高枧、牛尾、陂头、石梯汇合四撩冲而成。流经保平、腊洞口与腊洞冲支流汇合,再汇合大中、大说支流,经杨梅根、木苍与九城河汇合,再流入梨埠。外销的通草画绘有装满货物的小船穿行在山区的溪流急涧中的情景,生动地记录了当年的六堡茶船古道的状况。1964年六山公路(六堡至山心)建成之前,从合口街边蜿蜒流过的六堡河,千百年来一直是六堡与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六堡河水量充沛,一年四季皆可通航,只是冬季枯水期运载量会少些。正因为是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是的六堡茶的运输,不得不借助于水路运输,而水路运输的特点,却又反过来促进了六堡茶工艺的发展,并形成六堡茶的特色,并引领黑茶工艺,成为黑茶冷水发酵的鼻祖。广东茶商之所以选址在合口设庄,其一是合口乃两水相汇,利于四乡茶叶收购。第二,合口乃圩市所在,六堡茶乡之核心,商贸繁荣。第三,从合口码头装运,用尖头船将茶运至九城、梨埠,水路运输极为方便。 正是六堡与外界陆路交通险阻重重的特殊因素,使得六堡茶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得不依赖水路运输。漫长而狭窄的小河航道、重重的险滩,以及香港转口远洋运输的模式,使得这条在中国茶史上绝无仅有的从桂到粤、港,通达南洋的茶船古道,充满了传奇色彩。1966年,六堡九城双泶水坝、大中电站拦河坝的相继建成,才彻底停止了这条六堡运茶、运输竹木柴炭古老水道的运输,后来的东安江电站建成,更在东安江上把航道截断,由此,茶船古道彻底翻过了舟楫往来、热闹喧嚣的一页,在静静流淌的河水声中回忆着昔日的繁华。年过八旬的六堡老茶人车俊良说,以前六堡河的水位比现在高很多,水量大,可以通行竹排、小艇,甚至是大一点的船。在春夏丰水期时候,水面平静,很多竹排在六堡河上来来往往,交通运输,很是热闹。一部分茶就是通过这种运输形式,运到了合口街茶庄。六堡河上偶然仍可见到当地人使用竹排小艇作为交通工具。合口街的老码头以及那棵老樟木,曾见证了当年尖头船、竹排、小艇往来穿梭、繁华喧嚣的热闹情景。陈振东老人说,从合口街再往下游去,要远途去梨埠、木双的,多是用一种两头尖的小船,当地人把其叫做“小铲”。 当年的珍贵照片记录下狭窄的水道上竹木柴炭通过这种叫“小铲”的小船运送到山区外。小的尖头船载重在1000公斤(约20担)左右,大的可以载2000公斤(约40担)或更多。运输不远的,如将收来的茶从合口街运至九城暂存,等足够数量再发运的,用竹排也可以了。尖头船大多是把茶叶从合口街运至梨埠,远货都会转到大些的木船。然后,这些尖头船回到合口街,这时候是逆水而上,往往需要用纤夫拉纤的方式,把尖头船拉回到合口街。一起拉回的,是当地人所需的日用杂货、粮油副食等生活用品。逆水而上,往往需要用纤夫拉纤的方式,把尖头船拉回到合口街。一起拉回的,是当地人所需的日用杂货、粮油副食等生活用品。在茶船古道梨埠段江边发现的当年船工撑船用的木制肩垫六堡山区盛产竹木,也多从各乡村的水路,将竹木流放到合口街,再根据大小类型分别加工成木材、木柴、炭、篙竹、竹编、竹签等。其中,木材、木柴捆、篙竹等再扎成排,分批以放排的形式,或运至梨埠起岸,或直接运出西江。一开始是各户各家自制竹筏、小木艇,后来出现了族里乡亲几个“凑队”(六堡方言合伙之意)做的小木船,用作运茶、运山货。后来,有些茶庄自有小木船,临时雇请船工将茶运至梨埠再转运。据《六堡志》及其他数据记载,最早是广东云浮的陈氏三兄弟开始在六堡茶经营一条木船,来往于合口与梨埠。自清中后期六堡茶产量渐增开始,六堡已有大量的木船运输,并开始出现商业性水路营运,路途也越走越远。民国初年,一个姓梁的广东郁南人经营起四条尖头木船,俨然一个小型运输公司。搭客连同近货来往于合口街码头、梨埠,远货要到封川江口出西江再往广州的,需在梨埠转稍大的木船。 借助风帆,在西江上行驶的木船。1909年的一张老照片记录了西江上的货船航运、舟楫往来的场景。当时,郁南梁姓人经营的船稍大,每条船能载茶叶、芋良等山货2000多公斤,回程时,一趟可载回1000公斤左右的货物。后来,进出六堡货物更多,郁南人更发展到六条大小木船,货运一直通达广东封川江口、都城,运输能力更是大大提高。据《六堡志》记载,最高峰时13艘船专门在这条茶船古道上运输茶叶山货,而梨埠也有数量不少的大木船等待接货转运。据车俊良老人回忆,六堡河顺流而下,河面渐宽,一般在六堡合口街装运的尖头船到了梨埠都转装到大船上。当时的船是大木船,载重一般也就在六七吨,大的约八吨。 对六堡茶产、制、运历史颇有研究的易章奇介绍,当时,如果是水量不够的年份,往往还会采用筑坝提高水量的办法,来保证这些运茶船的通行。直到今天,沿着六堡河一直往下游,只要你留心,往往还可以发现一两处当年筑坝的痕迹。 据数次运茶到广东的几位老茶人介绍,从六堡合口出发,一直到广东封开江口,无论六堡河段、东安江段还是贺江段,均是湾多礁多,浪急滩险。再经南江口、云浮、悦城等的西江段水路也是浪高水急,激流暗涌,需要很丰富的经验才能通行。相当大部分的茶船在都城(广东郁南)上岸转运,小部分在梨埠转换成茶庄自己的木船,直达广州。 茶船往来见证西江航运繁荣放排和茶船“开新”(即启程)均需先择定日子,然后开始做前期工作。船工们准备排上、船上生活所需的粮食、酸菜、咸菜,也可以备些笋干、腊肉等,鱼可以在河里捕,上好的米酒通常是必备的。由于滩多浪急,行船、放排风险大,水面上“讨生活”的人都比较讲究好“彩头”。茶船、竹木排“开新”当天一早,吃过平安饭,便赶去码头了。临行的时候,是很忌讳任何不吉利的话语的,家中女人、孩子也大多懂得。 货物到达广州准备卸下船。茶船和竹木排起航,按习俗还要点一串鞭炮,在鞭炮声中离岸。而且,按照规矩,女人是不能上船上排的,她们从此便开始天天“望夫归”了。在西江肇庆羚羊峡文殊村的江南一侧,确实有一个酷似翘首凝望盼夫归形似少妇的石头,称“望夫石”。当年的茶船和竹木排到广州,必定要经过肇庆羚羊峡。肇庆羚羊峡最窄处仅200米,而两侧山崖高1000多米,江水湍流奔腾,漩涡四起。春夏之际,更是云遮雾绕,凶险异常。据老人说,从前的茶船和竹木排,经过羚羊峡的时候,时常会忽然风起云涌、乌天黑地,此刻断不能贸然而过,应先靠岸暂避。遥对着“望夫石”神女祭拜并摆上家乡带来的茶油,上供给“望夫石”神女梳髻用,并祈求顺风顺水,一路平安。说来也奇怪,很快会风平浪静,便可安全通过羚羊峡了。 茶船古道一段。当时封川江口并不是每天有到广州的船,所以,运茶船有时不在江口停留,接着往下运往都城(即广东郁南)。都城每天都有一趟开往广州的船,一般会在下午一两点时候到。大木船到此便完成了使命,将船上的茶卸下码头,在此转到其他船(花尾渡或电船)运到西江下游。一些大的茶庄多在此设有专人接货转运,之前的水上运输运费也一并支付给船主。 笔者父亲回忆,当时梧州的水运非常繁荣,六堡老茶人说的“郁南每天一班的花尾渡”是梧州到广州的船。它靠经郁南,卸下部分货和旅客,也接载一些货物及旅客。六堡的茶叶(散货)大部分通过花尾渡运到广州,再在广州转运港澳及南洋。当时,领有西江线航行牌照的轮渡不少,计有广兴、广利、均益、肇昌、利发、粤利、桂利、东安、西安、端江、鸿记、利航、公益、利商等,其他花尾渡、电船(有“新金山”、“新泰山”等大型电船)等数量甚多。此外,客货轮、拖轮、渡船、民船及紫洞艇等不计其数。 很早,梧州已经有数艘直通香港的轮船。最早的机动轮船是宣统元年(1909年)购买“镇威”、“镇波”,两船改名为“广威”、“广泰”,航行于穗、港及梧州,专营货运,运量很大。后来于1916年,香港新造客货轮“广雄”、“广宽”、“广英”号属于客货大轮,当时属西江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是使用蒸汽机作动力,当时梧州人习惯称之为“火船”。有部分要直接运销香港的茶叶及其他货物由梧州当时直通香港的大火船运输,这部分茶叶也在都城上船。这三艘船直接来往于梧州与香港,当时也基本能保证每天有船从梧州开往香港。从梧州码头装运的货物以及沿西江装载的货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一两天内到达香港。当时沿着西江运输的六堡茶除了沿线穗港本地消费去少量外,其余大部分通过穗港的洋庄转运到南洋诸国,运销马来西亚怡保和吉隆坡等地。 从木船到汽船再到轮船19世纪初,华南的海运一直都是帆船为主,包括一些泰国制造的平底帆船和20吨海南岛帆船沿海岸线航线。随同着货物的运输,载有200~500个粤闽华工驶向南洋。 1850年欧美的双桅快速帆船出现,中国平底帆船便逐步没落。 1845年,英国邮船作为民用轮船驶达香港,标志着轮船时代在华南正式开始。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帆船成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1850年,一艘中国帆船准备靠岸邦戈岛(Pangkor)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的轮船开启定期航班,来往于闽粤和菲律宾、新加坡、马来半岛南部以及泰国曼谷周边等多处。航班日益频繁,除了带去大量“落南洋”的移民,也同时把中国茶叶包括大量六堡茶运到南洋。运输的费用也在迅速地降低。有个例子,当时一个人乘坐的费用从一开始的8美金降到1美金,最后更降到50美分。(简光沂主编《华侨简史与华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正是轮船时代的开启,使得茶叶运输成本迅速降低,运力大增,为六堡茶销量提高并广销南洋诸国,提供了运力上的保证。20世纪50年代前,梧州茶叶的销售还主要经广东、香港、澳门,从港澳转运外销。 1956年后,开始远洋贸易,出口货物直接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在这条承载着六堡茶走向世界的“茶船古道”的最后一个环节——“海上运输”中,以轮船逐步取代帆船进入轮船时代为标志,六堡茶通过这条茶船古道更大量销往海外、走向世界。 (完)西江上航行着的轮船。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航行于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一艘东印度海航公司的汽船。后记:关于命名与严谨性2008年3月,笔者完成资料收集和采访,根据六堡茶特色的运茶方式,把古老的运茶水路命名作“茶船古道”撰写《茶船古道话沧桑》的时候,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最具代表性的是让我改作“茶排古道”并把六堡茶称作“船帮茶”之类。 为此,笔者再重新翻阅资料,并走访多个老茶人,很明确地了解到,真正“茶排”部分,即用竹排运输茶的仅仅是很短一点距离,最多只是到九城,甚至后来广泛应用尖头船了之后,更是少用了竹排进行大量运输。比较起来,尖头木船更平稳、安全,不会把茶篓溅湿。所以有人把这条运茶水道(甚至包括西江段、珠江段和航海段而言)称作茶排古道,是非常不准确的,所以我没采纳这个名称。 而说到六堡茶是船帮茶,更是不妥。笔者查阅了广西、广东多处航运资料,并走访了一些熟悉当年航运情况的老人,包括笔者父亲的回忆,在当年西江航道上,是没有形成“船帮”或其他类似的社团组织的(码头是偶然会有些小混混,占点便宜之类是有的),更没有什么“帮会”势力控制航运的记载。后来,我汇集各方资料把“船帮茶”这个词也否定了。事实上,在西江航运线并没有如京杭运河的漕运那样形成真正的“船帮”这类带着黑社会性质的帮派组织,包括茶叶经营,由于粤商的介入,当时六堡茶行业内的竞争也比较守规矩,属于良性竞争,各家生意有大小,却没有形成很大规模的家族势力,垄断着某些经营。臆想当年船帮争斗,世家风云、家族势力垄断茶行业之类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当年逆水而上到达六堡合口开庄收茶的,大多是广东茶商。广东茶商的成功经营,吸引了更多茶商的到来,在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六堡茶庄的六堡茶产运销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设庄收茶制茶的有香港天顺祥茶庄、广元泰、英记、慎昌号、万生、文记、兴盛庄、同盛、广福泰、新记、公盛、生记、源盛、永记、盛发,大大小小,良性竞争经营、自收自销及行商、走贩更是多不胜数。当年广东商人在六堡茶乡开庄经营,往往更讲公平交易,更 “讲实际、重交流、擅融合、人达观、性通融、轻阶级、尚民俗”,因此,当时的广东茶商很好地跟六堡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并真正地把六堡茶的种植生产以及销售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六堡茶的兴盛、传播以及出口,并赢得口碑,都与广东茶商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6年08月18日
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