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茶船古道(三)
广府地区的茶楼文化
说起岭南文化之精髓,一些专家的所谓什么“开放、兼容、创新”假大空了一点,说得太过“”了。而笔者母亲是广东云浮人,我总结出来的“讲实际、重交流、擅融合、人达观、性通融、轻阶级、尚民俗”或更得其精髓。
同样的,这些岭南文化精髓贯穿到民众的生活当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平常不过的思维模式,同样也反映到岭南的茶文化、早茶(茶楼)文化当中。
广府文化区曾是南越人的主要聚居地,有着深厚而古老的南越文化积淀。“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是古中原人对岭南的总体印象,热而渴,需要喝水,辟瘴祛湿,需要药草,岭南先人们从喝水解渴、清热祛湿,到喝茶、叹茶、交流。明清时期起,岭南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商业活动繁荣,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整合,形成了独具岭
南特色的以商业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结构。讲实际、重交流、擅融合、人达观、性通融、轻阶级、尚民俗的岭南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岭南茶文化,也成就了广府人的“饮茶”文化、“早茶”文化。
自宋元发展,明清进入全盛,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市井的岭南茶文化空前繁荣,饮茶在南粤民间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劳作之余稍事休息的形式,成为闲适自在生活品位的体现,成为沟通闲聊的媒介,成为待客迎宾的礼仪,也成为岭南民俗生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六堡茶及其泡饮方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广东茶商所运销,被南粤民众所推崇,融入广府文化区并迅速传播出去,并由此打上岭南文化的烙印,与厚重的岭南文化、广府民俗文化一道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岭南人,并演变成为岭南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夏夜虫鸣,桨橹声声,灯影重重,江边湖畔,一把大葵扇,一壶浓浓的六堡茶,一曲悠扬的《平湖秋月》,一段哀怨的地水南音《客途秋恨》,青花广式洋桶茶壶,朴素的民窑青花杯,古旧的酸枝八仙桌、坤甸靠背椅,咿呀作响的西关大屋门,人声喧嚣的茶楼夜市,人流往来商业繁华的古老骑楼,这些,都是地道的岭南特色。这些意象,包含着六堡茶以及岭南广府民俗文化里最经典的元素。
“客来先设”,寒暄问候,宾主落座,大壶大杯,请一声:“饮茶!”岭南园林,雅苑茶居,亲朋故旧,一盅两件,请一声:“饮茶!”故园轩窗,雨打芭蕉,粤韵悠扬,一声:“饮茶!”三五知己,家事国事,闲谈畅聊,一声:“饮茶!”竹篱茅舍,田间地头,陶罐瓦碗,一声:“饮茶!”酷暑烈日,屋檐树阴,竹筒葫芦,也是一声:“饮茶!”
在岭南,茶无处不在,无分贵贱,不分阶级,解渴是第一要务,务实、交流、融合、达观、通融、平等、随俗、淡定,这些岭南文化的特质,也在茶文化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六堡茶,出现在宏商巨贾、高朋满座的“大三元”、陶陶居,也出现在斜街横巷、贩夫走卒的“二厘馆”;出现在富足人家精致的青花瓷杯中,也出现在普通农家的粗陶瓦碗里;出现在乡村集市、垄上田间,也随着华人华侨的迁徙,出现在南洋诸国的矿区里、茶楼餐桌上。
广府文化里面,讲求实用、灵活、因地制宜的务实做法,在泡茶里面得到充分体现。如有客人到,第一件事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便是“饮杯茶先”。简单地将一把茶叶撒进茶壶里即泡,或是让茶在壶里晾着,不烫不冷,合适饮用。尤其是夏天,气温高,人易渴,不再讲究程序,就简单地大杯小碗晾着喝。在茶楼,则是大茶壶闷泡,慢慢斟慢慢品,称之为“叹茶”。
岭南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也成为其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成为岭南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形式,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
草根民众更注重实惠
旧时,普通茶楼茶客多是做“三行”(建筑工人的通称)和做“古力”(苦力、搬运)的劳苦大众,他们劳累一天,在茅草房或工地倦缩了一夜,次日清早,一大早就醒了,准备新的一天干活。于是,去茶楼喝茶,借茶居寻求片刻的喘息,吃个早点、会会工友,了解一下市道行情、交流一下开工信息,也顺便发发牢骚。
街边茶馆,成为人们休息和闲聊的场所。
著名的陶陶居茶楼。
于是,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茶居大门一开,工友们蜂拥而入,一个茶楼,大则几百一两千个座位,小则三几百个,只需十来分钟便座无虚席。而平时少去的,相约喝茶往往还需提前去“霸位”呢。工友茶友们基本约定俗成,天天各自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只要谁一缺席,就互相打探,看看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情。
务实的岭南精神其实就是“讲实际”、“重实惠”,特别是普通茶楼的劳苦大众更是如此,这样,“一盅两件”和“卖大包”以及价廉耐泡的六堡茶就极受欢迎了。早期,有酒楼借定时推出限量大只叉烧包实惠、“抵食”招徕顾客,因此流传下“卖大包”意指“便宜益大家”的俗语。
所谓 “一盅”,就是一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些粗老的六堡茶,粗枝大叶,茶叶浓厚苦涩,却也耐泡,更可提神和冲洗肠胃、保健养生,是以深受欢迎。当然,也有其他如普洱、寿眉以及马骝搣等等。寿眉因“寿”字而得到老茶客的喜欢,六堡以其音近似“六宝”而颇受青睐,而普洱也因音近似“抱你”而被茶客们作为调笑茶楼妹的谈资。
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么可口,材料也极为普通,但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劳动人民颇觉实惠。
在茶楼里吃饭,喝茶,消费了不少茶叶。
到了晚清,广州市场更加繁荣,一些堂皇体面的茶楼在广州兴起。清朝光绪年间,在当时商业中心十三行,办起了广州第一间像样的茶楼“三元楼"”。楼高四层,当时称为“高楼”,装饰得金碧辉煌,高雅名贵。从此以后,人们才把饮茶的地方叫“茶楼”,把品茗称之为“上茶楼”。与此同时,一些茶居逐渐扩大经营,发展成茶楼,虽然名字仍带“居”,如陶陶居、陆羽居、怡香居等,但门面装修大都豪华富丽,经营推陈出新。
后来,茶楼为了迎合达官贵人的要求,开始选用靓茶,并用山泉水泡茶;“两件”的质量也精细起来,或马蹄糕或烧卖,或糯米鸡或叉烧包等等。慢慢逐步形成广州茶楼的特色。而清早起来去高档茶楼饮茶的,有豪商巨富、达官贵人,他们借饮茶的机会进行交际会商,或交流行情,建立关系。茶楼成为岭南民众交流商机和商讨事情的重要场所。甚至于当时某些帮派社团,也都以茶楼为
“讲数”的会客室、谈判桌,茶楼之盛可见一斑。
当时,茶客们在茶楼喝茶的情景。
民国时期,在宝汉茶寮外合影的人们。广州宝汉茶寮常常汇集各阶层的人
梧州的大东大酒家。
国画作品所描绘的广州陶然亭茶楼的景象
六堡茶随着茶船古道行销粤港
自古以来,广东人善于经商而闻名,勇于开拓、善于变通、踏实肯干、务实高效。尤其注重“敢”和“先”。在看到南粤市场上有消费广西六堡茶的苗头时,大量的广东商人逆水而上,翻山涉水,去到当时很“山”、交通异常不便的六堡山区设庄收茶。
据考,自明代起,苍梧县下设多贤乡等十一乡,河以南设六乡,河以北设五乡,多贤乡设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六堡由此得名。一开始,为了避免同行竞争、争抢货源,广东茶商将六堡茶称作“青茶”或“桂青”、“土青”、“西江青”、“上河青”的茶名而销售于西江沿岸城镇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同时可以借机混入一些广西其他产区的绿茶进行销售。
六堡山区至今仍可看到养马来驮运重货的做法。
广东茶商的成功经营,吸引了更多茶商的到来,也有周边的如苍梧旺甫一个姓梁的,开设茶庄,名为“盛发”。接着,还有来自广东鹤山的茶商,在合口街开设“生记”。之后,有来自广东省城、郁南、云浮、鹤山、江门甚至香港等地的广东茶商,都来到合口街设庄收茶。据记载,至抗战爆发前,六堡茶庄的六堡茶产运销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设庄收茶制茶的大茶庄有香港天顺祥茶庄、广元泰、慎昌号、英记、万生、文记、兴盛庄、同盛、广福泰、新记、公盛、生记、源盛、永记、盛发等等,其他小庄、自收自销及行商、走贩更是多不胜数,有些雇请懂茶的师傅,每年初春开始进山收茶,秋末运茶回家。后来,一些“行商”也纷纷转做“座商”。
一张老照片反应出当年广东茶商加工六堡茶的场景。
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显示正宗,很多茶商逐步打出“正宗广西六堡”“六堡正山靓茶”等的名号,“六堡”谐音“六宝”意头甚好,其“六堡茶”茶名在广东民间逐步“开名”,民众颇为“受落”。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随着产销量的增大,六堡茶以其“味厚”、耐泡、茶味醇和、“隔夜不变馊”已经深入到广东民众的心中,成为沿江很多地方的日常用茶。
据一些当年随着运茶船到过广东和香港的老茶人回忆,当年多是骑楼建筑,茶庄门前的青砖柱子上,往往刷上大大的“正宗广西六堡茶”或“地道正山六堡茶”等字样。据到过香港天顺祥茶庄的李旭秋老人回忆,这个茶庄门前的柱子上,除了天顺祥三个字的唛记,就是大大的“正宗六堡茶”字样,字大如斗,百余米之外都清晰可见。
一直以来,六堡茶经香港转口,运往马来西亚及南洋诸国,粤港的茶商也往往在包装上,特别注明“正宗六堡茶”字样,而后来,逐步地也出现了苍梧六堡茶、正宗梧州六堡茶的字样,固然,这与市场及消费者的取向是一致的。
六堡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广东民众所接受并迅速传播开去的。
(待续)
评论 (0)